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加bsport体育入口强德育外语教研建设十篇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11-05 18:31

  bsport体育入口bsport体育入口bsport体育入口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个性心理教育以及品德能力教育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和任务,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德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的德育管理。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形式,形成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潜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质量,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建设: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原则等,并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党给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同志反复强调了我国教育的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还指出了“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同志也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同志更充分地指出了“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历来都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重大问题,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作为学校,我们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复合型人才。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党给学校在新教育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任务。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在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青少年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将满腔的热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接班人。

  同志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说:“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其目的是培养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必须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和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就必须做到:

  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学校德育工作放到学校的首要位置,体现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合理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网络模式,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日程上来,通过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网络,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德育教育信息。只有通过领导重视,才能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和多渠道途径,也才能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宏伟的工程,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仅仅有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同志将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是指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是小平同志对教师作用的概述。“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是同志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从学校教育来说,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大德育观念的引导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德育工作的全员性。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加强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学习中央八号文件有关精神,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大德育观念意识。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教师的育人水平、政治素养以及师德行为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与教学成绩等同起来,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而不是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优劣。③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提倡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确立教师中的典型形象,并以此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典范,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和“蜡烛”精神。④推行德育“教师首任制”。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的思想,通过教师首任制的推行,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思想,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做到全程育人,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尤其是作为德育教育,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推动德育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组织,使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甚至在游戏中,受到感染,潜移默化。首先: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通过学科知识的教育,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其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活动,要体现出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转变自己的行为。最后,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德育信息。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通过有意识的对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优美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每一壁墙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要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使学生素质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提高,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合理的德育教育,也才能体现出德育工作实效。

  《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出的“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在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而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在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语文、政治到历史、地理,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间段的多种多样的精神粮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教育的组织者——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作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有意识的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教师育人观念,在推行德育首任制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不懈地抓好德育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是多形式的。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好实践课,首先要求指导教师要以德育内容为中心,围绕中心设计活动;其次,要求设计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感染性;最后,活动的组织要有序。总的说来,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一次好的主题班会课,可以让学生热情高涨;一次生动的小品演出,可以让学生哽咽在喉;一次有序的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得到深刻的启发……因此,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有利于学校推进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主题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按照序列化的要求,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主题教育活动,并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和精神,通过树立一个德育教育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发展。比如:利用好“校风建设活动月”主题活动,搞好学校三风建设,利用“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月”主题活动,灌输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精神等。

  四、抓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学校部门,应该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这是同志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希望。作为学校,应该理解家长的要求和想法,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家长正确教育下一代,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体现:

  一方面bsport体育,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却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学校也不了解学生回家后的表现,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要理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的途径,由学校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学习,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其实,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能力出众,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同时,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因此,开展好家长学校的教育,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围绕学校与家长的共同目标,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主渠道。但仅仅限于沟通交流,远远达不到德育工作的要求。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保障的基础。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就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①让家长走进校园。除了家长学校开课期间,在其它时间,将家长请到学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其育人的责任感。如在学生艺术节活动、体育运动会、军训汇报表演等活动中,邀请家长到校观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利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加以准确的定位,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②让教师走进家庭。通过教师的家访活动,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bsport体育,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等。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的督促,促进了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③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环境保护活动、学雷锋活动等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切实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它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学校教育中,面对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德育建设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核心工作。近年来,我校在学校德育建设方面上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依然有发展的空间。所以,在新时期下,我们要加强对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视,提升教育事业的水平。[1]

  在当今国家和社会的背景下,道德失范问题和现象层出不穷,关于社会道德滑坡的议论更是不绝于耳,于是,进行社会道德的重建,尤其是加强中小学学校德育建设的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明确规定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任务。所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从中小学教育抓起,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休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因素所构成的整体,德育是整个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能被取消,也不能被代替。任何社会、任何阶级的教育都不能没有德育;没有德育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而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的。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一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如刚正清廉、公正无私、自强不息、尊师爱幼、舍已为人、勤俭务实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千古名句传遍海内外,至今在人类文明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正是这种美德哺育着我们中华民族,形成可贵的民族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受欺凌而不屈,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当今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应该使其发扬光大,使之和丰富的物质文明一起发展。只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有振兴的希望,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光明的前途。[2]

  当前正提倡教改,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科学含义应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或“全面素质的教育”。目的就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而在诸素质中德育无疑应该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即使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强健的体魄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不会起有益作用。古往今来,“有才无德危害社会”的人也非少数。多年的教育经验也表明,大凡做出突出成就或读书最好的人不一定是那智力最优秀的孩子,而是有着健全的情感和心理素质,意志坚强、品德高尚的人;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当今孩子和以前几代相比智商要高出过去的孩子几个百分点,而在情感、意志、心理素质即情商方面都低于二十个百分点。这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注重智商的同时更应注重情商的培养。人云:“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就应该抓住根本,从德育入手,所以,素质教育应该把德育放到首位。

  市场经济对小学德育的影响与其本身所具有的双重性是一致的。我们应该站在历史高度,以战略眼光全面审阅其双重性。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竞争性是市场经济最突出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市场经济的主体为寻求拓展生存空间,必然展开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生活在这一社会氛围中的学生将不自觉地受到社会薰陶,随之形成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学风。第二,有利于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参加市场经济活动的每个主体都必须具备生产经营自,每个主体都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要求必然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和主体精神的完善。第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市场活动的开展,都要通过法律来规范和保障。这必然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从而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首先,要大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水平。其次,要改善社会环境,并加强网络的治理工作。学校要采用集体教育方式和个别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分析、学会判定和调控,增强网上的自律意识,回避网上不健康内容。最后,要创设好的家庭环境,使学生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通过和家庭建立联系,明确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从而使家长有针对性地对子女进行教育或施加影响。

  (1)进一步推动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具体地说,在价值观上,要反对拜金主义的金钱观,提倡奉献精神;在道德观上,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在生活观上,要反对享乐主义,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观上,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培养跨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德育首先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把小学德育工作纳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运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辩证地阐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基本理论,颂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法治标,德治本,法惩外部罪行,德崇内心廉耻。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建设是小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德育建设工作,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近日福建两名小学女生自杀,遗书称要穿越到清朝拍皇帝电影。虽然这个案例具有极端个别性,但受热播的《宫》、《步步惊心》、《灵珠》、《回到三国》等穿越题材影视剧的影响,当前很多青少年都陷入穿越的“魔力”之中,使得不少年轻人走火入魔,上演人生悲剧。造成这样的后果,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媒体传播的误导,另一方面是学校在道德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力度不够,使学生不能有效辨别真丑与假丑、真荒诞与假荒诞。另外在福建小学女生自杀案中主人公小美其父母均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将其带大;在安徽少女被毁容案中,犯罪嫌疑人陶汝坤儿时也是因父母忙由爷爷奶奶将其带大。当今由于社会诸多原因很多儿童由老人抚养,隔代抚养、家庭不稳定及离婚率偏高等现象日益增多,家庭德育在家庭教育中普遍缺位。因此,我们急需加强学校道德审美教育和家庭德育建设。

  (一)学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要意识审美形态的多样性。审美形态不仅限于优美这一种形态,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崇高、悲剧性、幽默、丑、荒诞等多种审美形态的欣赏。正如歌德在他的论文《论德国建筑》中告诫人们:“不要让现代的美的贩子的软弱学说弄得你太柔软了,以致不能欣赏有意义的粗野,那样弄到后来,你的变软弱的情感将除掉无意义的流畅以外,什么都忍受不了。”加强青少年学生对多种审美形态的欣赏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在面临当今纷繁多样的艺术、娱乐时能分丑与假丑、真粗野与假粗野、真荒诞与假荒诞,不至于沉迷在假丑、假粗野、假荒诞之中而感到困惑,从而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有效地矫正青少年学生审美的庸俗化,降低社会及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成熟的审美态度。成熟的审美态度,并非一味地不顾生活的炎热而做着清凉美梦,或者根本不看现实,不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而只把眼睛放在额头上,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为了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成熟的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学校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幽默感和敏感保持在一定的合适比例。因为,如果没有对人生的现实主义,要想挚爱人生,认真生活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实主义如果没有理想主义的提挈就会成为无原则、无目的的彻头彻尾的庸俗。敏感让我们对欢乐、痛苦以及人生的千变万化体会得更细腻,达到一种微妙的觉悟。幽默感使我们既与现实和理想保持合适的距离,又使我们能够酷爱人生而不过度,向往理想而不矫情,能够站在超越现实的地位却不敌视现实,使我们在批评中欣赏人生。总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有一种成熟的审美态度,因为成熟的审美态度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我们使他们既要成为生活的创造者又要成为生活的欣赏者,让活泼新鲜的感性始终保持着他们的活力,使他们的道德情感不再麻木,使他们真正成为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一代人。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缺失,其实是整个社会对德育工作缺乏重视和了解的一个缩影,这直接导致目前德育中“5+2=0”的现象。其实,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立法的保障。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保障家庭中教育者的素质水平,使家庭德育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比如对要登记结婚的青年男女,要求其先到国家组织的专门教育机构去学习如何处理婚后生活及如何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合格后准许登记结婚。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婚姻质量,进一步明确双方的家庭责任,更重要的是使青年男女在做父母之前有机会受到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者。

  (二)加强对家庭德育的科学研究以及宣传、普及工作。国家要加大对家庭德育科学研究的投入,积极研究家庭德育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加强对家庭德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德育对提高子女品德素质以及促进个体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家庭德育,尤其是在隔代抚养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家庭德育。隔代抚养可能是许多家庭的无耐选择,但这并不是父母家庭德育缺位的合理借口,应使父母明确如何利用有限的与子女接触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家庭德育。

  (三)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由于家长在家庭德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家庭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方法的选择都由家长确定,家庭环境也主要由家长来创设,所以家长素质的高约着家庭德育成效的高低、子女品德的优劣,家长是家庭德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家长要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德育思想,做到自我教育为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总之,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协同努力。在面对种种挑战的今天,这一任务显得格外艰巨,但社会责无旁贷,教育者责无旁贷,家庭更责无旁贷,青少年是民族和国家以及父母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别无选择。

  学校,不仅是教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场所,这里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时刻吹拂着文化的春风,聆听着伟人的教诲,汲取着进取的动力。

  学校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综合教育的简称。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循序转化和协调发展,而完整的德育过程还必须通过认知领域、情感熏陶和行为养成训练等环节才能达到道德训练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全力营造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校园精神和物质形态,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理性化的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无疑是实施德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养成规范行为的重要途径,以至于柯尔伯格认为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是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重要载体。主题教育活动既可以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等契机组织开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如学校每年都要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如“拒绝,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将时代的主旋律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作为德育的内容,突出德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活动必须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拓展活动的空间和渠道,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把活动文化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建立有专门的领导组织网络,有规划和计划,有实施和评价的细则。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获得知识,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塑造良好个性,养成优秀的品德。我校每年在国际六・一儿童节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靓丽风景。

  我校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让学生对每次活动勤于总结、自我评价,积极地总结每次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汲取精神食粮、完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修养方面得到最大化的收获。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环境就如空气之于人,水之于鱼,使学生耳濡目染,促进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文明程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对于启蒙教育的小学阶段,优美、整洁、规范、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对小学生兴趣的诱发,思维的活跃,知识的增长,技能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和心理的和谐,从而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直接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中包含了异常丰富的德育因素,又体现社会和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和发展的要求。

  1.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导向作用。一是强化外显文化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使学生心灵经常受到震撼,思想认识上受到启发。如在现有的整洁美观的校园中增设几个名人雕塑,更以直观的形象熏陶着学生,使他们明确了学习的榜样和人生的目标;如在教学楼走廊墙壁上设计制作融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文化长廊,让学生耳濡目染导其行。通过文化长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品德及行为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寓德育于物质建设之中,使学生在物质环境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实现了物质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2、要组织开展课余文化教育活动,创设活动育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培养雕塑作用和娱乐释放作用。一是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感染,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了解国情,使学生提高素质、丰富阅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学校原有的传统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二是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通过组织多姿多彩的娱乐型和协作型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他们调剂精神,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起到“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作用,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组织如素质拓展、体能训练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总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对学校德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外可展示出学校的风采,对内可折射出办学的效益。学校应不遗余力地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投“资”建设,从而使校园文化充分地发挥出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攀登的德育功能,培养出一代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l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人民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目前,全国各地都确定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奋斗目标。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满意,一是教育行风让人民满意;二是教师队伍的表现让人民满意;三是教育服务质量要让人民满意。要达到“三个满意”,关键在教师,前提在师德。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言行不仅反映自身师德水平的高低,而且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有形和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形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无形是教师的道德风范,高尚的师德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青少年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师德师风的现状,分析成因,寻求对策。

  一是重金钱、轻事业,表现为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二是有的教师搞第二职业,从事经营活动,热衷于搞家教,缺乏人民教师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有的教师不甘清贫寂寞bsport体育入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丧失了人民教师的尊严;四是把知识当成商品,乱办班、乱补课现象较为突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违背了教育规律,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五是有的教师品行不端,经常对学生训斥、讽刺、谩骂、体罚、甚至殴打学生,丧失了做一名人民教师的资格,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六是有的教师重智育,轻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完全背离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出现了偏差;七是有的教师向学生和家长索要钱物,在社会和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使圣洁而平等的师生关系蒙上了金钱的阴影;八是有的教师追求时髦,浓妆艳抹,穿奇装异服,完全违背了对人民教师仪表端庄文雅的要求;九是有的教师存在“双重”人格,对学生讲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在学生中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十是有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科学教育方法,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违反纪律不是把学生轰出教室,就是公开声称清出班级,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是部分教师受社会上消极腐朽思想影响,放弃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己思想改造,忘记了人民教师的职责。当看到自己的同龄人与自己学历、学识相当德育活动,但由于行业差别带来的高出自己几倍的收入时,心理失衡,导致工作上进心不足,缺乏敬业精神,从而在师德方面产生一系列问题;二是部分教师的观念落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影响,不是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教育对象, 而是唯我独尊,任意发号施令,惩戒学生。对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缺乏深刻认识,总是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认为对学生为所欲为是自己的资格和权利,对自己师德方面反思较少,总以传统的、封建的师生观对待学生;三是教育方法存在问题,部分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成为有用人才,但教育方式方法不对头,有的过于简单粗暴,以惩代教、以罚代教;四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有的学校只重视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忽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制约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表面上,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个别教师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几年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出重拳治理,师德师风建设明显好转。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是整个教育工作一项常抓不懈的弦,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当前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坦然面对,寻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要在广大教师队伍中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还要重点学习各校教育、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端正校风、学风和教风,深入开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教育,进一步增加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开展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教育,讲师德、练师能、树师表、铸师魂,引导和教育广大教师自尊、自爱、自省、自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活动,利用典型案件,进行剖析,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因此,必须把教育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要广泛发动本校教师剖析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问题主要突出三个方面:第一,突出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第二,突出重点问题。找影响教师整体形象,损害学校声誉的难点问题;第三,突出极个别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剖析时采取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方法。在具体形式上,可以采取召开学生和学生家长座谈问卷、个别谈话等方式,开展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各界评师德活动。各学校也可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向社会和学生家长印发征求意见函等形式进行。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操作性的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惩防体系,建立严格的教师奖惩制度,坚决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学校教师出现了师德师风方面的严重问题,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主要领导的领导责任,取消单位和领导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先进资格,对教师的一般规范为硬性的奖惩机制,把师德与教师的择优上岗、晋级、评聘职称、评选先进实行硬挂钩。促使教师自我加强师德师风修养的自觉性。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局面已经形成,教育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第25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全市教育战线上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对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坚持以教育教学和质量建设为中心,加强管理,推进改革,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和谐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获得了州教育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教育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两基”双高目标进一步巩固。实施乡镇兴教责任制考核,健全长效救助激励机制,不断深化“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市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办法(试行)》,积极发动社会捐资助学、结对扶贫,筹集寒窗助学资金,增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面,确保贫困生完成学业,为“两基”的巩固与提高提供保障。目前,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9%;小学生年辍学率为0,初中生年辍学率为0.3%;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勤工俭学、教育经费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年检要求,并在上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教育的普惠性更加突出。一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由于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教师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城乡中小学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目前,全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设备总价值约2000多万元,已建成网络计算机教室60个、多媒体教室(报告厅)66个、语音室14个。二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09年春季学期,全部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城区中小学生学杂费153.30万元;补助农村中小学生公用经费8*.84万元,补助农村中小学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8*.38万元;对升入东兴中学、紫溪中学的农村300名优秀贫困高中生进行每生每月150元的补助,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三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努力,全市辖区内有幼儿园58所、在园幼儿11860人,其中民办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达4453人;小学160所、在校学生42263人;初级中学18所,在校学生22614;市属高完中3所,在校学生6497人;北浦中学、金鹿中学已成为全州规模最大的优质初中,紫溪中学和东兴中学已成为了全州规模大、质量优的高完中。四是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加大投入,重视学校硬件建设,加速扩充高中阶段学校的容量;在提高升学率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职业高级中学的优势资源,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实现了普教职教基本平衡,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2%。五是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进一步完善城区学校规划布局,使城区中小学的规划布局与城市建设发展同步、与滇色大城市规划建设相适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行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创办了鹿城小学小花山校区和北城小学南路校区,快速实现资源整合和质量提升,满足城市新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六是民族教育办出特色。在州立*市民族小学、大过口民族中学的基础上,建成24所民族小学和八角民族中学,加强金鹿中学民族初中部、紫溪中学民族高中部,形成了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的民族教育网络,民族教育一体化的特色已经形成。

  (三)育人队伍得到加强。一是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教师的师德师风作为评聘、考核晋级的重要条件,树立了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深得社会的好评和认可。二是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实行校(园)长公选、校级领导任期制和校级领导组合聘任制,建立学校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营造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良好氛围,切实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三是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行校长年度目标责任制,严格规范校长的办学行为,充分调动校长管理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激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校内绩效工资制、教职工全员聘任等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四是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认真实施《*市教师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每年投入50万元以上的师训经费,以市教师培训中心为依托,采用“送出去、请进来”、送教到校、分段教学等形式,加大对校级领导、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目前,已经评选出230名市级骨干教师,教师队伍呈现出学历逐步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骨干教师队伍迅速成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四)育人环境不断优化。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实行“市级组织、乡镇落实、项目学校实施”的学校建设管理模式,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2009年已争取到各种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4951万元,其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排危资金3251万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呈现出先进学校在发展中创特色、一般学校在巩固中有提高、薄弱学校在建设中求突破的良好态势。

  (五)办学效益更加突出。坚持“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在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着力抓好学校办学特色的创建。一是德育工作成效显著。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结合学校实际,以抓师德师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目前,全市共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省级19所、州级57所、市级117所,金鹿中学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进集体,成为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二是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认真实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创新评价机制,对学校实行分目标管理;积极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三优学校”,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得到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三是平安和谐校园初见成效。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认真执行《*市学校安全工作规程(试行)》,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通过努力,学校安全工作成效明显,在校内教学期间没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勤工俭学效益突出。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全市共有勤工俭学基地5*个,总面积达1*2亩,年收入300万元左右,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同时,每年救助3000多名贫困生。五是“减负提质”扎实有效。按减负不减质的要求,在全市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引导教师立足课堂,重视教材、教法和学法研究,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六是远程教育有新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培训的作用,中小学网络培训已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创建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工程,在东华镇成立了*州第一个农村教育技术学会,在数字化乡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七是非义务教育后勤社会化实现新突破。高中阶段学校后勤社会化成效显著,筹集到社会资金740万元,已启动东兴中学和紫溪中学后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为教育改革增添了活力。八是育人质量不断提高。坚持“全面加特长”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校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基础教育更加扎实,“管理促发展,管理出效益”的要求得到较好的落实。2009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数达1319人,占全州的30%;高考综合上线个百分点;我市的中学生代表队参加*州“红塔杯”第四届中会,取得了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鹿城小学足球队参加2009年云南省“永兴—佳泰杯”青少年足球赛暨省运会足球预赛获9岁组、10岁组、12岁组第一名;北城小学到北京参加中日韩暨*青少年民族舞蹈大赛,《虎妞妞》获特等奖、最佳编导奖和民族特色奖,《奥运耶》获金奖。

  我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充分说明市委、市人民政府“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是顺应民心的。总结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教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在制定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安排年度财政预算、规划城镇建设及基建年度计划、配备干部等方面都体现出“教育优先”的原则,同时,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真抓实干,这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二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市委、市人民政府高瞻远瞩,开拓创新,于20*年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城市教育改革、20*年实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0*年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使我市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三是规范学校管理。通过制定、实施系列化的管理措施和办法,规范了学校管理,使我市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迈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确保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激活机制,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师德修养得到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效益也越来越明显,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五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紧围绕“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这一主题,积极创新学校评价机制,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市办学水平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虽然我市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广泛的经验,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保持“两基”现有高质量、高水平仍是长期任务。二是中小学排危任务重,全市中小学还有d级危房9万多平方米,占总校舍建筑面积的11.9%。三是在“普九”和教育改革工作中,教育欠账4000多万元,成为制约我市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城区中小学一再增班都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强烈的优教愿望;市民对规模化、规范化的优质学前教育渴求越来越强烈,与大多数民办幼儿园规模小、质量低、设施简陋形成矛盾,城市学前教育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五是城市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从2009年1月起,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取消择校费,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不足。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市级联系乡镇的领导、乡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一定要把解决上述困难和问题作为关乎发展、稳定的重要任务抓好落实。

  在回顾总结过去,正视矛盾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已具有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感到骄傲和自豪。一是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有一支忠实履行自己职责的教育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供了保障。三是有很好的教育改革经验,我们20*年的城市教育改革和20*年的教育综合改革,得到了省州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州乃至全省的引领和示范。四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和建国60年的艰苦奋斗,我市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管理精细化、学校建设标准化、校园文化特色化和后勤管理效益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省州党委政府将*市纳入滇中经济圈,将把*市建设成为滇色大城市的战略决策,为我市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六是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为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七是*市多年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基础抓投入,关键抓管理,目标抓质量”为重点,挖掘潜力,强化优势,打造特色,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工作精细化,学校建设标准化,校园文化特色化,后勤服务优质化”的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教育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教育强市”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学习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机制体制问题,形成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保障制度,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中取得实效。

  (二)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保障。在我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乡镇兴教责任制的要求,制定本乡镇的教育发展规划,细化政策措施,帮助学校解决好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市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锐意进取的使命感,把领导方式转变到加强宏观政策指导、规范管理和改进服务上来,形成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统筹发展各类教育。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按照“规模上扩充,质量上提高,布局上优化”的总体目标,科学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在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的思路和办法,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富有时代特征的办学模式改革,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推进城乡教育统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外语教研。二是要着力发展民办教育。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通过典型示范、强弱联合、公民办联合,整合改造一批民办幼儿园,形成公办、民办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有机协调,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按省级重点规划建设职业高级中学,使其办学规模达60个班、在校生达2700人,成为我省职业教育的新亮点。四是要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中阶段教育,满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后勤社会化,借鉴东兴中学和紫溪中学的运作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中阶段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狠抓高中新课程改革,加速扩充高中阶段容量,适应“普九”巩固和滇色大城市战略的需要,力争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5%,力争在2012年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五是要全力打造民族特色教育。实施好少数民族地区“村村高中生工程”,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人才成长;挖掘州立*市民族小学办学特色,使之成为省级民族示范小学;继续在职业高级中学开办民族职业高中班,开设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民族幼儿园,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格局。

  (四)扎实抓紧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下决心从今年起用3年的时间全部排除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实现中小学校舍安全化、标准化。州委、州政府决定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争取在2010年11月底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排危任务,校舍安全工程项目一次性确定,资金实行州政府统贷统还,首批一次性贷款3.6亿元下达各县市。为扎实抓好此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紧迫工程,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全州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推进,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建立保障机制,落实制度措施,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快速、优质进行。我市的任务是:到2010年11月底前,完成校舍安全工程项目66个,面积82000平方米,项目资金近1亿元。同时,做好学校布局调整中条件较为成熟的校点撤并工作,努力达到30%。为克期完成任务,这里我着重强调几点: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级已成立了由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校安办从教育、发改、建设、规划、监察、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集中办公,统一组织指挥。各乡镇也要根据任务要求,及时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细化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二是要明确责任,强力推进。要实行市级挂点联系乡镇的领导和各乡镇长工作责任制,学习“11.*”救灾责任制办法,细化项目任务的时间表、责任人和责任标准,按责任制抓好保障和工作推进。在此基础上加强定期分析情况通报、督查检查和责任追究。三是要加强统筹,提高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工程实施各环节“绿色通道”,实现“一站式”服务、“窗口式”办结,各类规费大力实行减、缓、免,在工程项目审批、报建、资金下拨等环节上从快从简,特事特办,促进工程进度。四是要做细工作,调优布局。市、乡两级领导要按照“宜并则并、宜分则分、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和“适度打破乡、村界线,实行集中化办学,条件成熟一所撤并一所”的要求,明确责任,加大力度,积极化解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五)着力维护教育大局稳定。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各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采取了不少措施,付出了许多努力,总体上确保了我市教育大局平稳,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良好环境。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松懈麻痹、掉以轻心,而要时刻绷紧安全稳定工作这根弦,抓紧安全稳定工作不放松。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抓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安全演练;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加强重点区域、重要部位与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及时排查与消除校舍安全隐患;推进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同时,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进一步做好学校稳定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感和工作责任感,全面把握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复杂性,科学预判各类稳定问题突发的可能性;积极探索建立维护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维稳责任制和应急管理体系,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及时排查各类安全稳定隐患,妥善处理各种校内突发公共事件和不稳定事端。当前,要重点关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问题。这恐怕是今年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各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财政、人事等部门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深入细致做好教师尤其是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教师充分理解国家为提高教师待遇进行的不懈努力,全面了解绩效工资政策内容及实施工作的方法步骤,理性对待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逐步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这项改革的平稳推进。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完善校长公选制、学校领导任期制、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组合聘任制,深化学校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队伍的监督管理和培养培训工作;用现代教育精神、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方法武装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逐步加大教师培训投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长效保障机制;建立优秀教师奖励制度,进一步加强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省、州、市三级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拔机制,实行骨干教师津贴,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七)切实保障与改善教育公平,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形势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强化教育公平理念,更加关注与维护特殊群体的教育权益,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加强合格学校建设,扩大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政策,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女童等校园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完善覆盖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学、接受教育。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着重在就业指导教育、就业市场建设和就业信息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和农村先就业、后择业,及时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要特别强调的是,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限制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可能会成为今明两年工作的又一大难题。各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出台专门文件,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一是要优化城区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城区学校规划布局,按照滇色大城市的要求,加强城市新区薄弱学校的改造,做亮鹿城小学小花山校区和北城小学南路校区,通过实行连锁化、集团化办学,着力改造提升一批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尽快实现资源整合和质量提升,满足城市扩容需要和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是要切实抓好“减负提质”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方式、招考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管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市教育科研成果奖”和“高考研究专项基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是要努力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制定具有我市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实行政府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公众参与评估相结合,建立分类分层的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发展职责情况的督导,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督导,积极开展对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确保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均衡发展。

  四是要完善乡镇兴教责任考核。健全完善乡镇兴教责任考核奖惩和激励机制,以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为基本手段,认真贯彻落实乡镇长、校长和家长“三长送学”制度,努力实现高考、中考落选学生百分之百进入高职、中职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技术培训的目标,保证“两基”的巩固与提高。

  五是要全面规范教育管理。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多与管理不到位、管理薄弱有密切关系。全面提高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进一步从严治教、强化管理。要加强对教育收费管理,从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经费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完善审计监督机制,通过严格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强对办学行为的管理,切实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学校招生秩序。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3.19”案件虽然它只是一个个案,不能代表大多数,也不能否定我们的教育工作成绩,但是我们要正确看待,认真反思,通过制度规范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六是要切实加强教育系统自身建设。要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认真抓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加大对财务、干部、基建、维修、招生、采购等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要继续加大教育政风行风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损教育形象的热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努力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切实加强教育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改进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积极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效能型机关,着力提高教育政务效率和效能。

  多年以来,卫生系统的职业道德、行风建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少数医护人员的不廉洁,使白衣天使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本来疗伤祛苦、治病救人是莫大的功德,可毋庸置疑的是医德水准出现了危机,有的医务人员淡化了医德观念,价值追求扭曲变形,甚至与医者相背离。医疗道德的原色本质遭到极大锈蚀,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医院管理之中。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看作医院内部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协调的标准,也作为衡量医院管理绩效和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人性管理就是医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医院运转效率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人性管理的核心是把人性渗透到管理之中。融情感于理性之中,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管理的重点是创造工作场所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形成良好的医院人际关系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内在动力。在医院现代化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也是人,人是管理之本。要搞好现代化医院管理,重要的因素是要有一支有较高思想觉悟、综合素质高、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的干部职工队伍。人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是搞好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一个人的心态积极与否,极大程度地取决于个人的素质。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医务人员能够积极的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而有的却不能。优质服务,患者至上,其关键是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这些医务工作者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健康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宗旨。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他们把维护患者的生命,增进病人健康,积极同疾病作斗争,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发扬爱院做主人、爱岗尽职责的精神,克服对待患者冷、硬、顶、推、托的现象,才能树立人人讲医德,讲奉献,讲文明、热情、优质、廉洁行医的良好形象。

  培养人和塑造人,是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立足当前和放眼未来的主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另一方面,要把提高医务人员优质服务和医疗技术能力,作为树立白衣天使形象的长期任务来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说就是解决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坚持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性、时效性和灵活性,常抓不懈,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渗透到医疗活动实践中。建章立制是规范行为的有效方法:如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坚持政工查房制度,深入科室、病区,帮助解决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实际问题,将这些问题纳入到对科室考核结果,并与评优奖金挂钩;坚持定期召开职工思想分析会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预见性地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因为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奖惩是措施,让行风好转,让患者满意,让医务工作者塑造自己闪光的形象。树立出反映自己的特色服务的旗帜。自觉为医院增光添色,营造院荣我美,院丑我耻的整体气氛。

  医院是以医疗为主的服务性行业,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医德是医务人员的立身之本,无德无以立身,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态度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注重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医德素质,树立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医护职业又是高风险的职业。医疗质量服务水平,与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密切相连,一位好的医生必须具备一颗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人格,要有竭力为患者康复的强烈愿望,对患者有温暖如春的热情态度,有着严谨的医疗作风。医德是对医生的行为对象的客观要求,医德也是医务人员功能的本质反映,他的功能本质是维护生命,拯救生命,医德是医术的内在动力。医德不具备完整的形体,但是有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形态,能产生巨大力量。人的身体、生命只有一次,是一个有灵魂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化生命体。祛除疾病维护健康是生存的要求,是生命的规律,这种特殊性要求的不仅是给予技术上的机械治疗,而且还需要良好的医德、医术综合效果的帮助,患者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与亲朋好友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小的群体、小的社会,一个病人牵动多人的心,涉及多个家庭,患者的病情、情绪随时都能引起联系网的抖动。医生表面上面对的是一个人,实际上是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关系着众人的愿望。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履行医德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比较复杂的国内国际情况。在国内,正处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期,各种深层次社会问题与矛盾包括贫富分化、城乡差距、社会就业等日益突出,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诚信危机不断出现。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正在进一步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大量西方文化思想、社会思潮涌入,对我国传统道德观念、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等产生冲击,使一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模糊、混乱,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生活方式受到影响。这些国内国际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学校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成的课题组,曾于2004年底对北京、上海、福建、湖南、辽宁和陕西等6省20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从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来看,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并不够令人满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非常紧迫。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够理想,除了受国内、国际因素所影响,还受高校德育教师素质水平所制约。从德育教师队伍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支队伍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责。总的来说,这支队伍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支队伍中有相当部分并非专业教师,有一部分人根本没有系统学习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一部分人是兼职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得不到保证,还有一部分政治性并不坚定;在专职德育教师中也同样存在个人修养欠佳、高素质人才不足等问题。从公共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比较来看,德育教师职业道德状况总体乐观,但大学生对德育课教师的整体评价低于专业课教师。另外,不少德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滞后,仍存在简单说教,单纯灌输的现象。

  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建设好专职队伍,又要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等等。所有这些,都对高校德育教师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教师的能力建设,以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人先正己”。德育教师身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唯有德育教师师德、职业道德良好,尤其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水准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感化大学生。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2004年举办的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国教育系统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因此,必须把德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师德建设作为加强高校德育教师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广泛,既包括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又包括具有时代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公民教育、时事法制教育等。德育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学校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有52.3%的大学生把“学术水平”作为影响德育教师教学质量的第二位因素。可见,德育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德育教师能力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德育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与继续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必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大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指出:“培养理论队伍,要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一致、学习与研究相结合,……鼓励他们精通专业,力求博学,切实提高从实际出发进行理论思维、理论概括和理论创造的能力。”所有这些,都对德育教师的理论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德育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执教、言传身教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理论能力水平,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必须根据我国的教育法规以及教学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德育教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与沟通能力以及熟练使用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能力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奠定人才基础。

  推进高校德育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德育教学行为,促进德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精耕细作”的精英教育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将会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对高校德育教育进行深化改革,引进和推广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实效的高校德育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更好适应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成为必然。

  教材改革与培训教育结合,全面提高德育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德育教师教学质量不好,学生对上思想政治教育课有抵触情绪,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因素,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政治课教科书自身也存在较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有的思想政治课内容陈旧、过时;其次,思想政治课中的一些表述方式不适合当代青年的口味;第三,思想政治课内容与当前现实问题结合不够;第四,思想政治课教材在解释社会现实问题时,不能灵活地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分析。大学思想政治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及其水平的发挥,还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态度和积极性。

  与教材改革相结合,还要加大对高校德育教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力度。具体内容和措施包括:(1)加强师德教育。不仅要重视岗前师德培训,还要重视职后师德培训。(2)开展专业教学知识更新与培训。包括新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咨询学等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新教材培训;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和策略培训等。(3)加大德育科研力度。鼓励德育教师深入实际,开展德育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及其学术水平,更好地实现“学高为师”的目标任务。(4)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包括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传授教育经验,定期组织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等。

  优化大学德育教师队伍,提高德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一是健全高校德育教师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担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二是完善德育教师激励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德育教师工作;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政策待遇上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从业务进修、学历深造、观摩考察、社会实践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加强德育教育管理体制建设。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各方面紧密配合的管理体制,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教师能力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1] 中央,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 2004.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思想政治教育,2005(11).

  [3] 邢连清.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与对策思考[J].理论研究(沪),2005(2):46-49.

  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1号)中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完成了速度规模型的粗放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调整提高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