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登录:bsport体育入口:中学生德育活动十篇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3-27 12:00

  通过与负责招生就业老师的讨论,现在企业招聘员工不仅看中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德育也很重要,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操行分极重视。中国集装箱集团人事经理在招聘员工时说:“技能差点我们企业可以培养,但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差我们就不能接受了。”由此可见,技术固然重要,但德育差会影响就业乃至一生。德育教育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实施德育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其中学校体育活动渗透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利用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效果,学生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用多种感官直接体验接受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教育。

  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包括校内体育和校外体育两部分。

  学校体育由五个主要部分或要素构成:(1)体育教学(以体育课为主要形式);(2)课外体育活动(由学校或学生自行组织,以学生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3)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如班级赛、校际赛,以及地区和全国性比赛等);(4)早操和课间操;(5)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现在中职生多是在家长溺爱和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更没有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体育活动中,每位参与活动的队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职责。例如:径赛中的接力比赛,每一位队员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一段距离;排球比赛中的二传手,他的责任就是把一传垫给他的球组织起来给攻手进攻;足球比赛场上的后卫,其基本责任就是防守,在做好防守的基础上,帮助全队进攻。在体育活动中只有每个队员都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有可能赢取比赛的胜利。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亲身感受责任的实际含义和重要性,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承担责任的意识会得到增强。

bsport体育登录:bsport体育入口:中学生德育活动十篇(图1)

  体育活动中,各项运动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参与者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参与活动和进行比赛,有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处罚或者惩罚。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和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参与者有时因动作失控会伤及对手或同伴,这就需要双方相互宽容、理解和尊重。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宽容别人、尊重别人和帮助别人的良好社会意识和社会公德,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感。

  体育活动中的团体项目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作用。团体项目比赛胜利的取得,除场上个人的完美发挥外,最重要的是依靠整个集体相互协作和整个团队的合作。在集体项目中,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或位置,但要与队友团结合作才能充分发挥整个团队的力量。如足球和篮球比赛中的接应、协防、补防等,既要尽好自己的职责,又要彼此合作。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育活动,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因此,中职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合作意识和培养团队精神。

  现在企业来学校招聘,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人品质。由于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所有事情都由家长包办,碰到问题由家长出面解决,直接造成学生怕苦、怕累,碰到困难退缩,动手能力差,使得学生的个人品质成了面试的短板。研究调查表明:体育活动对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起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自身感觉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个人之间、集体之间无论是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比赛,还是非直接接触的对抗比赛,都在技术、战术、思想、体力、意志、毅力和作风等方面发生着激烈的较量,这对参与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体育活动是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的对抗,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参与者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特别是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比赛的成败。如果以失败而结束,则能培养学生认识现实、正视现实,重新建立自信心的能力。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懂得人是在不断体验失败、战胜自我中成长的,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顺境或逆境,都要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相信自己的能力。体育竞赛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磨炼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是整个学校德育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根据体育活动的特点,挖掘体育活动中德育的渗透和积极教育作用,循序渐进地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不仅喜爱体育活动,更在体育活动中感受体育精神,树立拼搏决心和信心,勇往直前;体验胜利和失败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立足生活本身,使德育置于整个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尊重学生的生命感受,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认同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德育似春雨润物般渗入学生的体肤,进入学生的心间,内化为他们的生命需要。

  [2]赵凌云.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2).

  [3]韩勇.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4).

  [4]陈梅.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祖国:教育版,2014,3.

  [5]葛晓春.论职高体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1).

  [6]韩忠炜.体育――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优质平台[J].网友世界,2013(20).

  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去解决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多年的学校科技教育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开展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并将思想品德教育有机融入到科技活动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精神和灵魂,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和不同形式的科技活动用这个“神”统领和串联起来,实现科技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将科技活动推升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更高境界。

  在科普活动中,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今科学家的成就和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包括以往的“爱科学月”,如今的“科技周”、“科技节”等等。在这些科技活动期间,我们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场馆、组织开展科技知识展会、请专家到学校作不同领域的科技专题报告、召开主体校会、主题团队会、主题班会、开展各种比赛和征集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科学家的相关信息,了解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给他们讲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张衡、沈括、郭守敬、宋应星的故事;告诉他们当代的科学家的卓越成就:航天路上的架桥人徐克俊,被誉为“极地第一人”的袁绍宏,和火箭一起成长的吴燕生等等。这些活动让同学们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历史,更为重要的是,使他们从小就在自己心灵深处树立起了一个个伟大的科学家形象,从而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鼓励学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国家和民族争光,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在长期的科技活动中,我们以校内科技种植实验园和科技实验室为平台和依托,深入开展小种植科学创新活动,引导和辅导学生实施课题研究,撰写科学论文。我们引导和激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勤动笔、善比较、善总结,用科学的方法和操作实施试验,进行记录、统计和数据应用,然后归纳结论并结合实际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形成研究成果。几年来,我们辅导学生200多人次,开展了50多项科学探究课题,撰写的科学论文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英特尔国际气象奖3人次,北京市一等奖3人次,北京市二等奖15人次,北京市三等奖45人次。获奖后,同学们捧着奖状和奖牌品尝到了辛勤耕耘的成果,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获得英特尔国际气象奖的那一刻,一种民族荣誉感,瞬间得到了亲身的体验。当获奖的喜讯带回学校后,这种体验又迅速传递给学校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这些都在不断激励同学,激励他们更加刻苦学习,努力探索和钻研,以期将来能获得更多、更高的科技成果,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引导和带领学生作实地考察,了解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环境状况和乡土乡情,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科技活动,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如,带领同学考察地区农业,同学们在活动中对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采摘业的兴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考察和走访,了解到本地区如今已逐渐形成系列的采摘格局:六月的鲜杏、七月的瓜菜、八月的大桃、九月的精品梨、十月的磨盘柿……这些信息的了解使同学们对家乡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对家乡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每个参与者各自承担一部分工作和职责,尽自己所能,完成自己份内的事,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我们在辅导学生时强调,要始终把培养独立意识作为一个重点来加以落实。教师在辅导和讲评过程中,对这一观点要想在心里,挂在嘴边,落实到每个活动环节。实施实验操作,对学生不迁就,不马虎,不包办代替,对操作规程、实验数据的采集等环节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要求学生,首先要在思想上不依赖别人,有一股自强自信的劲头。其次,是要进行自主思考,做到有头脑,用头脑,“我行我素”,躬身实践,还要不辞劳苦,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挑战和失败。长期的严格要求造就了学生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很多同学现在都能独立的完成一项比较复杂的研究任务,从制定计划,到逐项操作,再到数据的记载和分析,直至最后完成,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显示出了一定的科学素质。

  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但需要学生的独立意识,同时也需要合作精神。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相互取长补短、同舟共济,这是当今社会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我们在强调独立自主意识的同时,我们更强调,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善于与同伴沟通、交流和研讨,在相互合作中遇到摩擦和碰撞时,同伴之间要能够相互理解,互谅互让,顾全大局,服从大局,培养同伴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友爱,双赢共赢的思想和胸怀。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我们在科技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坚持采取一个策略,实施三个措施,即,采取“渗透”策略,实施“分工负责、评比监督和表彰奖励”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形成自觉主动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渗透策略,就是在科技活动中努力让学生从参与的点点滴滴中去慢慢感受和体会责任的存在,让他们在每一个活动环节、每一个要求、每一项任务的完成中去感悟和领会,通过一个较长时间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思想,再通过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体现到每一处活动行为上。采取三个措施,分工负责,指的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安排2—3个同学负责一个课题,实行课题负责人制。让学生每个人的肩上都有一副沉甸甸的担子,给他们思想压力,给他们一定的期限要求,甚至提出一个比较高的标准,鞭策他们不断地努力,朝着奋斗目标前进。评比监督,是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多个课题组之间要相互监督、相互评比,监督完成责任的情况,监督实事求是的态度,评比阶段性质量的优劣,重过程、重细节、重学生体验的获得。表彰奖励,则是在每学期期末或在课题结题阶段要组织终结性的评比,对课题成果以及相关的负责同学要评出好中差,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成功感,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

  如今的孩子最缺乏的是什么?不用说,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了。吃苦耐劳,对一个人来说,是立身之本,是成功之道。因此,在科技活动中我们没有忘记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开展科技活动,长期坚持通过两个渠道来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即,通过让孩子参加体力劳动来培养,通过让孩子参与徒步远行来培养。我们开展科技活动,特色是小种植,围绕小种植来进行课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撰写科学论文。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创建了校内的科技种植实验基地,每年的春、夏、秋三季,都要组织学生开展大面积的农业种植活动。我们种过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还种植过很多种的蔬菜,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引进了一些转基因的蔬菜品种,用来搞科学实验,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兴趣,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生产劳动量。我们将这些劳动量全部分担到参与科技活动的每一个学生身上,指导学生挖地松土、开沟施肥、播种浇水、打药管理、收割晾晒……这些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劳动体验和锻炼。另一个渠道,就是在开展环保调查科技活动中,组织带领学生进行徒步远行。我们曾开展过顺义区小中河水质污染的调查活动;开展过京密引水渠水华现象的调查活动;开展过当地野生动物种群现状的调查活动等多项调查研究。这些调查活动,同学们徒步行走累计上百公里,每一次活动外出对同学们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和考验,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磨砺了同学们的意志品质,锻炼增强了孩子们的体魄。看着他们灿烂的笑脸,我们深信,学会吃苦耐劳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科技活动是科学技术与学生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科学技术与学生思想之间的一条纽带。普及正确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理论,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一个人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价值观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每个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在教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已有知识储备,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小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德育也存在不协调不一致,极易造成德育发展不健康。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课中进行德育。

  德育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德育内容应是鲜活、生动的。学生很难从自身的认知和需要中找到与之一致的契合点。学校浅显易懂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目标明确的班风、学风,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贴近学生生活而又有蕴含德育内容的校园文化墙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渗透了德育。学校优美的布局、干净整洁的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这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成败。”基于这一观点,我在班级办学习园地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光荣榜”“我的收获”等栏目,把学生中表现优秀突出的事迹贴在“光荣榜”栏目,将班中潜能生的每个细小进步,贴在“我的收获”栏目中。小组每月向班委推荐进步较大的学生,在班内进行表彰;班委每学期向学校推荐典型,在全校范围内表彰并向家长发“喜报”。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下,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著《行知书信集》),所以教师不仅要承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职责,同时也要担负起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任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表率作用更是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生产劳动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实施生产劳动的有效途径。马克思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而生产劳动则是最大的实践活动,它可以检验真理,实践理论,获得真知。当前很多家长片面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从书本获得知识,而生产劳动的事情只是那些文化素质不高、知识储量不多的人所做的,甚至有人以自己的孩子从事生产劳动而感到羞耻。殊不知,劳动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近距离感知社会,认知社会中的真、善、美,直接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尊重别人和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陶行知认为:“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践活动课这个德育载体,根据实践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直以来,我校结合实际,积极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开展校外的社区实践活动,将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而青年团员志愿服务活动则是我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内容的深化。多年来,我校以学校团总支为组织者,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发挥专业和个人特长,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在校贫困生、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服务,并以此带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体验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并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热爱生活、勤奋学习、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等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为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体验中明理,体验中成长,这两年来我校开展了“我的梦・中国梦”“责任、担当”等为主题班会全校观摩活动,创建“班生主题活动体验教育”德育特色学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小漫画、歌曲、辩论、现场采访等来让全校师生感受体验,开展活动的班级就得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让班会主题突出,并在与全校师生共同体验的过程中,德育意义的目的得以实现,取得实效性。

  三、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及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是特别有效的途径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校在新课程实验中锻造出来的特色品牌,在探究中,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五个结合”。通过五结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应对未来生活中的风雨挫折、艰辛坎坷、荆棘磨难,好让他们强壮起来,能够真正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缺乏方法与手段的德育必然是低效的,必然是空洞缺乏活力的。中职德育课德育方式生活化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提升德育教学艺术,丰富教学手段,尤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德育体验,在体验中增强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增强德育的感染力。

  德育评价生活化要求我们转变传统德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成长与生活需要出发开展评价。运用评价手段,引导学生掌握社会对公民道德需要,明确社会道德风尚,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在评价内容上突出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多层面生活思想道德表现,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中职德育环境生活化是指教师要善于运用环境手段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以环境引领学生德育素质提升。教师要有效运用板报、图片、宣传标语等创设良好的环境,要善于拓展德育空间,从校内向校外拓展,争取家庭与社会支持,共同打造宽松、健康、和谐的德育氛围。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体现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因此中职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意味我们要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在培养良好习惯中落实德育课教学目标。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今天学习的需要,也是中职学生未来走向岗位、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在德育课生活化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学生实际,将良好学习习惯教育渗透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其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不少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铺张浪费、不懂得自尊自爱、生活无序等。我们要将德育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节俭、自尊自爱、有序安排生活等。第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着走向社会,融入大集体,良好的交往习惯对于学生适应未来岗位、融入集体、发挥岗位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中职德育课生活化教学中,我们要以习惯与技能培养为着力点,提升学生的交往习惯,提升学生技能素养,通过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技能等。

  “要想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学校德育目标,必须切实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因此在落实德育课生活化教学中,我们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德育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完成从道德认知到情感、行为的完善。首先,要善于借助争优评先活动。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要结合班级各项争先创优活动,将德育课教学与班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评选方式,在制定评选方案时,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结合德育课所学的知识制定评比细则,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将道德认识与情感渗透在道德规范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开展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课是班级德育活动的主阵地,中职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要与班级主题活动结合起来。这既有利于改变传统班会课“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也有助于提升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班会课主题要与德育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构成有机的德育教学体系。第三,开展专题德育活动。专题德育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要切合德育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系列专题德育活动。例如开展励志、感恩、习惯养成等专题德育活动,通过专题德育活动对学生加强人生观、价值观、自励等教育,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德育认识与情感体验。

  近年来,尽管学校德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德育工作的实效来看,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学校所进行的德育工作受传统的德育方式影响较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生活世界是我们常人所感觉到的、日常在其中生活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以直接的生活经验来观察世界、观察自身。德育内容来自生活世界,因而德育内容应是生动活泼的。而学校现在所进行的德育,是从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的僵死的教条。与学生生活的周围世界相脱节,失去了生活根基,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的东西,学生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进行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学生仅仅表现为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具有完整的精神世界和独立个性的生活着的人。

  单一灌输指对于一定的内容,不允许受教育者的选择和怀疑,使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这种灌输与德育的基本特征相矛盾。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对于人们道德信念的提高,单纯的说教只能暂时改变人们的行为,对人们的道德信念的改变往往收效甚微。当前的学校德育主要还是依靠灌输说教,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育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道德信念,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稳定。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践的具体操作是以说服教育为核心的,学校试图通过封闭学校课堂的办法,堵塞不良信息,规约学生的视野,控制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教育,以培养其健全完善的人格。bsport体育登录但人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特别是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控制和封闭不仅变得不可能,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封闭的课堂里,教师向学生传播的是理想化的教育要求和经过处理了的信息,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所接触的许多社会现实与其有较大的反差,这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德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德育的短效和不稳定,甚至增加了德育判断和道德选择的难度,其道德能力得不到锻炼。

  由此可见,学校的德育工作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封闭阶段,采用的途径普遍为思想品德课、班会、各学科教学的渗透、个别学生教育等,而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忽视活动体验,这也是德育的失误之一。

  塑造人类的精神和铸造人的灵魂,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蜂拥而至的思想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批判的角度认真审视当前的学校德育。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凸显新时期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天元初中提出了坚持以做人教育为宗旨,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人生体验的活动为载体,以家长、社区、兄弟学校的辐射作用为依托,开展我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及心理素质教育,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活动型”德育模式。

  本文试图探讨建立一种新的德育模式一“活动型”德育模式,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活动型”德育模式旨在“借活动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渗透了“知”与“行”高度统一的教育理论。德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不能仅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应是一种行为的特征和趋向,在学生的“知”与“行”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人格是在活动中磨炼出来的,因此,德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活动型德育强调学生自己去做,在一定的情景中去做,它不仅仅是组织活动,而注重使学生进入活动后能自行选择,学会自我负责。这样,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积淀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学生的道德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崇高的精神追求,逐渐内化成一种人格力量,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定的客观实际会产生一定的认识和观点,有什么样的客观物质势必会出现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人才。环境及其影响是客观世界的东西,人的意识是主体精神世界的东西,教育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际活动,青少年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会接受学校环境的各种影响,并迅速有效地反映这些影响,从而发展他们的知识、智力和各种个性品质。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其中的“行动”就是我们所说的活动,可见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活动型”德育模式中的“活动”,是指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它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体性活动等活动,是为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使社会道德内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灵活的、不固定的实践活动,它是不局限、不单一、不闭塞的。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去考虑,才能组织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目标、多样性的形式、广延性的内容、广泛而具有实效性的活动。此外,“活动”具有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bsport体育登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由于“活动型”德育模式中的“活动”必须是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因而教师将肩负更多的责任。

  “教育即生活”是由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提。立足于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合理扬弃的基础上,他指出教育必须要密切联系生活,这样的教育才富有生命力。与此同时,德育也必须内置于生活,才能让德育产生巨大的正能量。这样,它就可以引领人们学会生活,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归宿与价值趋向。

  “所谓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要以生活为中心,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的过程。”[1]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解读:一是其教育内容包含生活。德育内容要切近学生的实践生活之中,要密切的衔接学生的学习、交际交往、日常细微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之中;二是教育范式的生活化模式。教育范式要多样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深入学生发展的心理世界与心理需求,引导学生自我的参与来体验与感悟,塑造自己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知,培育良好的道德追寻;三是教育目标直击生活。它可以引领学生对生命、生活、学习与社会活动意义的再认识,实现文化传承与道德教育的双轮驱动。让生活中内蕴教育,感悟德育教育的幸福感,让生存更有质量,更用厚度与温度,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

  审视我们中学当前的德育,它经常遭遇到德育工作同时代变化不切合的挑战,其根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相背离。具体表现为:

  当前,学校受上级考核的导向的影响,学校经常把上级的德育评估的相关目标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先选项,思考如何做德育工作满足上级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是否能获取“德育先进学校”。学校较少的考量学校发展的实际与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社会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与新变化。功利性占据了目标制定的首要位置,学校目标的规则必然以功利性的获取为第一要务,其服务对象――学生的主体性被旁置。学校规则的德育目标难以获得学生的积极回应与实践,这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难以与学生生活有效对接,难以发挥其育人作用。

  我们德育内容与时俱进性不强,迟滞于社会的发展。人为社会中的人,学生当然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当今社会技术迭代变革,催生社会新事物与新现象不断出现,令人目不暇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为世人所瞩目,人们对物质与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各种社会道德问题频现于媒体之中,道德滑坡成为道德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学校的德育也应当回应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剖析社会道德变革的内在原因,以适应与提升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变化。但学校在实际道德教育教学中,内容仍然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场景,滞后于时代的脚步,在原地打转转,疏忽了学生的内心及成长需要,更缺失了实践内容的引入与体悟,难以直击学生内心,实现入脑、走心。

  德育生活化的核心为德育内隐于生活,重点强调应在生活中开展道德教育,以微生活中实施道德教育,以实践与情感感悟来引导学生德行培育与固化为习惯。学校为了落实德育生活化,有些学校在德育课堂及课外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甚至延展到社会生活中,以提升活动面与活动的效度。但这些活动都过度的设计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的新奇性,而轻视了对学生道德价值生成的导引,远离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与成长的心理需要,学生的情感表达与内心需要没有充分满足。活动完成后,学生道德教育效度并不显著,自我触动性不大。诚如每年的公益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人气旺盛,如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帮助残疾人,为福利院进行文艺演出,学生只是被动的执行学校的道德教育过程设计,与其生活相距甚远。这样活动大多不是学生的个人自发的行为,难以触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是一种被动的自我实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难以达成,其效度值得商讨。

  内容过于简单,细化不足。现行的中学生道德评价中,纪律及卫生显性的、可量化的因素占比例较大,而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的比例相对较低。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主要依据中学生行为准则,学校个性化的契合自身的可操作性的道德评价制度较少。这种评价忽略了学生道德能力、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评估,对学生的道德评估过程概括化、粗放化,使德育评估模糊化,难以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道德实际状况。

  参与主体单一化。道德评估提出道德评价应当多个主体参与。但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的道德评估仍沿袭老师的主导地位,尤其是班主任占了决定性的权重,缺失了学生之间的互评、家长的参与、社会相关教育机构的参与。教师的单项评估,很难规避个人的主观因素,其公正与合理性受到质疑。班主任对学生相对了解,对学生的评估结果较为真实与公正,其可信度较高。但评估应当多方参与,尤其是学生自身的自我审视与评价更为重要,辅之以家长、同学的互评,更能全面认识学生自身道德的不足,其评估结果更为全面、更客观、有效,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破解中学德育疏离生活化的问题困局,学校德育就应当重归学生生活世界,让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连接,德育与生活相互融通。

  人具有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道德教育与道德素质的提升既是为了社会,也是为了自己。基于此种视角,德育的目标应聚焦生活,对准生活,投射生活的场景与生活的内容。德育目标就要立足于丰富的生活世界,其目标的规制就不应远离生活的范式、内容、过程、体验,不应空化与泛华,高高在上,使受教育者遥不可及,难以望其项背,而要深度考证生活,落脚于中学生的生活本身,观照中学生的个性,细化其各种目标,学生经过自身的奋斗、努力实践就可以达成。要包含生活的点点滴滴,关涉生活中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处理与关心人际关系、社会热点、自然保护。“德育的目标只有直面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道德训练”[2]。这样的德育目标切实可行,则德育教育活力无限,包含感情,可信可行。这要求我们德育教育者掌握丰富的知识,并认真考察中学生的知情意行,关心、爱护受教育者,从心灵对话开始,最终使中学生的德育成为完善人格、全面发展的推手,在互动同进步,围绕中学生的主体,富含人文性,满足情感需要。

  德育的教育内容不能悬空,不能遮蔽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生活实践。德育的所有内容必须来自现实生活,要力避教条化与空洞化,更不能以成人的视角与标准要求学生道德跨越式发展,成为“社会道德标杆”,也不用过高的口号式的道德教条来引导、教化学生。过高的、空泛的远离学生生活世界与生活实践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事件,难以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与道德回应,更难以使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与道德选择。因而,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选取中学生可以接受的、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富含生活情趣、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事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讨论、交流与互动,让不同的观点交互碰撞,激发学生自我的道德价值判断,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道德需要,并矫正自己的不良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道德思维。当然,教师也可以取材学校中的道德事例,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生活逻辑来呈现道德教育内容,提出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法,如模拟道德事件的人物,对事件进行再还原,并延伸事件的过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与途径。通过生活场景与生活化内容的介入,生活素材的丰富,德育教育与生活结合更为紧密,其教育内容生活性更强。

  “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方法”[3]。人类的各种学习都是学习者自己体验与感悟的过程。各种外在的资讯必须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的感情体悟,并进而转换为外在的行动,其表现为实践活动的开展。道德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完善、提升过程,必然需要被教育者的主动学习与主动实践,这是推动道德教育从知识传授到自我素质提升、增强的关键一步。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及内容确定以后,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与生活实例中去践行,在实践中养成与固化一些良好的道德素养,如勇于担责、合作成长、关爱他人等。“受教育者既用脑子想,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4]”学校及学生组织、学生个人可以有计划的去开展志愿者服务,如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帮助残疾人等。在自我的实践参与中,收获道德体验,明确责任,提高素质。

  中学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中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较大,其外在表现是有不成熟向成熟的演进、进化阶段。年级不同与年龄不同的中学生其心智认知、情感体验存在着一定差异,即使年龄一样其各种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都要一定的差别。因而,学校要针对不同年级、年龄及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不同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规则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内容要立足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实践,从多方面、细化评价,让每个同学都看到自己道德积极向上的一面,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同时,依据评估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差距,确定道德提升的新目标。评价方法既要有老师的参与,也要有学生、家长、社会道德教育组织,让评价更具公正性与科学性。

  [1]w惜群.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侯文华.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3]张忠华.提升德育实效的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6).

  [4]郭元君.德育生活化: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

  发现二学生对德育活动“情有独钟”。学生关注德育活动的目的是否切合自己的要求,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形式是否喜闻乐见,并不认为活动组织者是“关键因素”。

  发现三政治课和语文课的德育作用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值,寓德于教并没有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寓德于教的研究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

  尽管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德育工作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德育的“付出”和“产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认为,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进行德育工作。为此,我们着手进行中小学生的德育需求和德育兴趣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中小学生关于德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德育需求、所喜欢的德育方式以及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等方面。为推进“主体育德”德育工作模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委托“南京市教育调查中心”编制关于学校德育的问卷,问卷采取封闭型选择题和开放主观作答的形式,随机抽取了南京市13个区县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共1200名。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6份,回收有效问卷占96%。

  通过这次调查,大体掌握了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并对中小学生的德育需求和德育兴趣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调查中,有77%的学生认为德育是自身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认为思想品德好是三好学生的“三好”中最重要的内容的学生占79%(见表1)。此外在对“德育对你的成长作用有多大”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没有学生认为德育对于自己成长“几乎没有作用”,91%的学生认为德育对自己的成长有较大甚至是很大作用(见表2)。这与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是否有作用的回答基本是一致的,92%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有作用的,认为有利于增加思想品德知识、提高个人心理素质,教会个人更好地做人、做事,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等。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比较喜欢的德育方式,是通过活动来使自己得到道德情感方面的体验和升华。在“给你的学校德育工作提一条建议”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生,都对“活动式”德育课“情有独钟”(见表3)。

  从学生的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学生的知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对德育活动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小学生对德育活动的认识较为朦胧,仅是较为宽泛地要求学校“多一些活动”;而初中生和高中生则对德育活动有了较为具体要求,不仅要求学校增加一些活动,还对活动的类型、性质和目的等有一些具体的看法和建议,要求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文化节”、“组织一些班级比赛型的活动”、“举行节日庆祝、社会宣传、军事训练”等。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尽管对德育活动认识不同,但都对德育活动“情有独钟”,这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相吻合的。

  在关于“你认为一次好的德育活动的关键是什么”一题的回答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活动目的最为关键,其次是活动内容,再次才是活动形式,最后是活动组织者。可见学生不仅对“活动式”的德育情有独钟,而且对活动的要求也比较集中和理性。活动目的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的不明确、不正确,形式再多样、内容再充实,也只能是肤浅的德育,甚至南辕北辙,达不到德育的要求,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次是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丰富和充实是达成活动目的的基本条件,相反,内容不充实,目的也只能流于形式,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甚至成为大而空的理论和说教。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普遍对活动组织者的要求不高,学生关注的内容是活动本身,而不是某个“权威”或“专家”的身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教师,学生是“只认活动不认‘人’的”。学生关注的是德育活动的目的是否切合自己的要求,德育活动的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否喜闻乐见。可见,学生更加希望的是自己的德育,而不是教师对自己的德育。

  从学科角度来说,传统上认为政治课是实施德育的主要学科,语文课尽管有较强的“工具性”,但是,该学科的“人文性”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传统意义上说,政治课和语文课是中小学生德育的“主阵地”。然而调查发现,政治课和语文课的德育作用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值。调查中发现,只有18%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对其德性的成长起主要作用,15%的学生认为政治课对其德性的成长起着主要作用。显然,政治课和语文课对于学生德性的养成作用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寓德于教效果欠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应试”的挤压和干扰。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应试”倾向较为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学科教学是“应试”的重点,特别是涉及升学的学科,更是“应试”的重灾区。因为语文和政治都是中考和高考科目,因此教学过程就会渗透着“应试”的要求,于是,教学的目标就会从学生全面发展向应试升学偏移。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政治课,知识的传授、应试能力的培养远远超过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二是方法的机械和呆板。寓德于教是一门艺术,需要把“盐”溶在“汤”里,需要不露痕迹,而不是生搬硬套,不是“贴标签”。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寓德于教并没有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寓德于教的研究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还有相当的距离。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德育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较为理性的认识,对德育有着较高的“需求”和较多的“兴趣”,对于德育的开展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基于此种调查结果,为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力之源。人类行为一切动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源泉。人的需要具有三大共同特征:一是对象性。需要总是指向一定对象的,这种特定对象或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因此,也只有某种对象出现时才能使其获得满足。二是动力性。需要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发现了新的环境,机体就可能产生缺乏感,这种缺乏感就会调动机体的力量去努力达到新的平衡,因而产生动力。这种缺乏感越大,动力越强。三是社会性。人类需要的满足范围要比动物大得多,特别是那些高层次的需要,如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等,是要通过社会劳动并以文明的方式获得的,同时也要受理性和意志的调节和控制。因此,要了解学生行为的动力必须从需要入手,要学生能够自主育德也必须根据学生需要进行设计。学生需要德育,他就会成为德育的主体,学生不需要德育,他就会成为德育的“看客”。德育工作者和德育研究者应该把德育的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联系起来,把学生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的德育的目的既是社会的,也是学生自己的。

  德育工作决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就能完成的。有学者认为,当学生意识到你是在对他进行教育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失败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真正的教育是寓教于乐、不漏痕迹的,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相对于其它学科的教育教学,德育工作有着它自己特有的规律和要求。如果说其它学科主要是对学生心智能力的训练,那么德育则主要是对学生道德情感的训练。如果说学生心智能力的训练尚可以通过“知识授受”的行为来得到提高的话,那么道德情感的培养则主要应通过相关趣味性的活动来实现。有专家认为:“促进儿童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儿童本人的活动,只能是儿童间的交往。[1]”

  符合青少年兴趣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领悟人生的道理,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对于活动实践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早在20世纪就有教育家说得很清楚:“由于人们不仅要思考,也要行动和关心,教育过程必须超出智力的训练,帮助青年学习如何有效地负责地行动。[2]”然而,当下学校的德育活动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活动设计脱离学生需要。学生需要贴近生活、贴近自己的德育活动,而德育活动设计者却往往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设计,活动一旦与学生出现距离,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二是活动数量偏少。因为学科教学课时紧张,活动开展付出多,活动过程有风险,致使学校的德育活动的组织仅限于不能不完成的任务,我们应该改变这样的现状。

  任何学科都有其一定的德育因素。历史的深邃,地理的涵纳,生物的神奇,数学的逻辑,物理和化学的严谨,至于语文,其人文性质更是不言而喻。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科的人文内涵,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德的升华、美的熏陶以及情感上的提升,尤其是人文性较强的语文学科,其教学目标再也不能停留在读书识字的初级阶段,而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培育,智能上的提高,人文修养上的进步,全面达成“三维”目标。

  从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看,学生的主要时间是在学校,而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上课学习,教学一直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一直是主要阵地,不可动摇。如此,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主阵地,德育当然也不能例外。然而,智育、体育、美育都有相应学科,内容和形式是基本统一的,而德育和政治课“部分统一”,还有距离,因此,开发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促进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势在必行。除了需要提高寓德于教的认识之外,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寓德于教的途径和方法。学校应该建设一个宽阔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寓德于教的研究、交流、讨论,把寓德于教推向深入。

  [1]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1999(6):69―76.

  1.整合学习资源,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建构能充分体现学生活动主体作用的德育主题活动体系。丰富的德育教育学习内容是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需要,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进行的德育主题教育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服务,为学生研制各种学习载体,建构能充分体现学生活动主体作用的德育主题活动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的职责。

  2.整合各项资源,开发、建设学校课程体系,拓展学校德育教育新途径。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陈旧做法,“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活动为载体、以综合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手段”的现代德育方式,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构建学校(伟人、国情)教育的课程体系(见副表一),拓展学校德育教育新途径。

  3.构建互动机制,增强育人效应,拓展德育教育的新天地。以学校教育为主线,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机制,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级教育网络;通过学科德育、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网络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五式并举”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了“一条主线、三方联动、五式并举”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形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机制,拓展德育教育的新天地。

  1.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应该把德育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尤其要“树根立魂”。

  2.二期课改为构建德育教育活动体系指明了方向。“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伟人、国情教育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搭设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期课改还要求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改进德育方式,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又为德育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拓展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奠定了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因此纲要为拓展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为构建德育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1.整合学习资源,开发学习载体,丰富德育教育学习内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未成年人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要适应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贴近青少年学生生活现实、贴近青少年学生群体。运用特有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使学校德育活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首先发挥学校各部门职能,开发学习资源,丰富德育学习内容。

  2.整合各项资源,注重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实践。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必须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找到具有时代精神的有效载体。我们以科研为先导,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在德育制度建设、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特色。目的是力图通过一定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继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校本课程中,加以明确的人生引导,通过伟人教育,发展学生的品德个性,唤起学生对祖国热爱之情,对伟人崇敬之心。

  今天当教育面临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每一个教育者都不能再延用以往的教条方法,不切实际对学生进行说教,应该思考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德育活动。我校通过开展伟人国情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践活动中有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变化。在这一课题的探究过程中,我有三个方面启迪:

  1.德育课程建设,学生改变以往在教育中的从属地位,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德育课程建设中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陈旧做法,“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活动为载体、以综合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手段”的现代德育方式,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课程活动,在德育课程建设中将信息技术和面对面教育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改变以往在教育中的从属地位,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也成为课程的构建者,同时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空间、开放的资源、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引领每位学生走进信息化美好人生。

  2.德育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真正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德育课程开发引领着广大教师从关注个体已有经验的课堂行为关注新理念的课堂设计关注学生收获的行为调整。在编写德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产生实效”的两次飞跃,真正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课程开发凸现“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整合性”特点,使学生达成了“了解、感受、体验、增强、发展”的学习目标,引领着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走进他特有的美好人生。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用特定的实践活动改造大学生主观世界是德育的客观要求。因此,德育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然长期以来我们德育重理论说教,轻实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在德育实践活动上探索薄弱,尤其是高校德育基地建设还不够。目前高校德育发展层次不高,方向各不相同。一些高校探索建设德育实践基地,德育实践活动单方面设计推进,效果差,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重视不够。有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弱化了德育效果。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主要形式有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尝试将红色资源在德育中运用。在寒暑假社会实践中与特定德育实践基地结成志愿合作关系,这些实践基地主要有新农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福利机构等等。把实践基地作为社会实践特定地点,固定长期开展志愿实践活动,把这些场所作为大学生稳定实践地点,作为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渠道。一些应用型高校将德育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比如专业实践基地,此类基地有一些德育资源,比如专家工作室,企业历史陈列室。学校一般在暑假或其他特定时间组织大学赴基地参观行业历史,接受行业和专业素养熏陶。还有的将德育实践活动安排与专业最前沿发展信息联系进行的品质培养,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这些专业德育实践活动,对自身品格塑造以及启发道德感悟都有一定帮助。此外,有的将德育实践基地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与勤工助学岗位,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模式,一些高校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机制和利用德育实践教育的特色。

  目前德育基地持续化开展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物质保障问题,德育非必修课程,经费不足,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德育实践基地长效建设需要考虑交通费用;各个高校没有专项德育实践活动,经费主要靠学生活动费用。然而德育实践活动一般都要在校外进行。德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公共部分和场所,属非营利利机构比较多,也没有接待和补贴的费用。德育实践活动时间跨度长,实践活动需要物质投入,例如车费、活动用品等。而从事志愿活动高校学生活动费一般比较少,而且用途限制比较严格。另外社会化、市场化慈善基金会募集基金困难,限制也比较多,因此持续化开展志愿基地建设在经费上存在严重困难,这是影响长效建设的首要困难之一。以往德育实践活动载体单一,形式大于内容。双向互动少。在志愿活动载体上,限于简单互动游戏、服务、捐赠。志愿活动组织联系以通过人脉维持的比较多。因为很多高校位于大学城,志愿实践活动地点距离学校较远,交通不便。时间紧凑,活动往往直奔主题,完成规定流程。由于时间空间等问题,有的甚至由于时间关系紧张,连设定流程也无法保证。交流互动主要节日和特定活动举办,活动时间短,内容少,深入交流也不够,很多实践活动走过场。很多实践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活动效率和效果不佳,造成道德主体兴趣和主动性大大降低。长期以来,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和过程跟踪一直不足,宣传效果大于实际效果,活动凭借感性发挥的比较多;对活动评价往往老套,有的以简单了解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活动效果。有的是以某一方评价好坏作为评价活动效果。没有从参与者,被服务对象,社会、学校等全方位评价。德育实践效果评价制度缺乏,对志愿活动双向活动少,效果评价内容缺少。活动互动少,活动没有发挥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活动效果。因为在评价方面的难度,活动过程评价一直是块盲区。专业教育和德育以往是“两张皮”。高校德育基地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不够,与专业结合,模糊界限。德育实践活动目标是引领价值观,而行业和专业培养方面有很多对人品质和素质的要求,这和德育培养相一致。然而往往忽略了与专业素养培养中德育内容。专业和素养培养存在欠缺情况,没有形成德育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计划立交桥,没有发挥专业教育培养中德育的隐性作用。造成德育长效实施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缺乏制度保证。考虑到德育实践基地安全问题等,很多高校不太热衷于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内容在校外基地进行,期中涉及交通安全,活动场地和器材安全,食品安全,活动对象身体安全等等,这些环节都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由于活动设计和细节,活动自由度很大,管理难度大。活动也没有统一安全作业标准,缺乏安全保障机制,因此一些高校,对德育实践基地活动推动各方积极性不高。

  如何长效建设德育基地,保持德育实践基地的生命力,首先需要创新理念,德育基地强调的是实践性。同时德育是系统工程,德育是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要素和基础。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需要更多设计,注意宣传设计内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因此德育实践基地需要设计特点内容或环节来渲染。分类设计实践形式,模块化实施实践内容。创新德育基地建设需要全面系统利用好社会资源,与行业和企业接轨,可以通过业务关系、科研和学生教学实践活动与行业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结合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研究如何挖掘、提炼、整合德育资源,建设不同德育实践基地,针对性进行德育培养,将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突出德育基地建设在特色人才素养养成中作用,探索德育基地特色建设应用方案,丰富德育实践基地内涵。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发挥需要结合德育主体需求,与高校类型、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研究不同院校、行业、专业学生特点如何与德育基地建设目标契合。同时德育课程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特点需求。德育实践基地建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设计学生喜欢参与实践内容,能够引起共鸣的注意。让学生乐于参与,让活动丰富多彩。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分类建设高校德育实践基地途径,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分析影响德育实践基地长效开展因素,需要从管理学和社会学入手,引入科学管理机制。第二课堂学分集合过程评价,列入奖学金评价和评奖评优指标。研究对策,得出创新德育基地建设长效管理的路径。研究如何保证德育效果,长效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办法。科学的运行和管理措施是德育实践主体和对向长效化开展实践活动的机制保证。国内外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亦有可借鉴经验,例如日韩,港台在的德育实践活动中重视情境教育方面具有先进经验。他们以发展为导向,为学生的成长需求提供平台。组织形式上有单独的发展组,具体有摘星计划、学长计划、学生大使培训计划、领袖才能计划等等。如日本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思维能力,重视个性一贯教育,将德育贯穿于整体教育活动。德育长效性建设需要系统化顶层设计,研究如何在学科培养方案与创新德育基地建设结合;如何将社会资源运用到德育基地构建中,探讨德育实践基地化、结合德育基地建设,研究在德育长效建设如何彰显特色;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探索如何彰显社会主义德育特色与创新德育基地建设结合。四.社会学视野下高校德育实践基地长效性思考实践活动都是由主观到客观再到主观的过程,实践活动往往会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实践活动需要长期不懈的开展才能活有成效。德育需要保证一定的实践和一定时间作保证。因此德育长效性开展是德育主体真正接受德育目标的前提。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肩负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素养和能力得到双从提升。德育长效性离不开整个社会支持系统,学校和家庭是德育重要空间,日本为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要求大学生每年定期到企业、农村中生活,到社区参加一定的自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或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韩国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机会,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德育实践能力,为学生举办不同的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及考察活动。因此在推进德育实践活动方面,政府和学校需要肩负责任,出台机制和措施,有所作为,形成整个社会重视德育实践活动,为长效化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供物质和制度保证。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精神层次最高追求。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德育主体参与社会,学会社会担当的重要体现。其主观动机上为了活动中得到被爱和精神上追求。虽然大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主客观原因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应是个人精神层次的追求。因此,如何激发个体的价值需求,寻找适应归属感,存在感应该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在德育长效建设中更多考虑人性化因素,设计激发灵魂的环节和内容是德育长效建设的方向之一。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化提升,是德育实践基地保持特色和赋予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与社会合作程度比较低,关系不紧密。德育实践互动仅仅限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实践与专业拓展和延伸上层次不够。需要深入探索互补合作,提升合作水平。如在儿童福利院,高校志愿者可以探索联合编著出版教材,共同撰写生活案例、编写适合实践对象需要的科普著作,给服务对象提供更高层次更专业的服务,使得实践活动向长期性、深度化方向发展。探索特色创新和长效机制是高校德育基地长效运行路径。辅之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培养相衔接,制定德育实践基地长效性机制和保障办法,探索实践基地长效运行效果的评估办法。将发挥德育主体兴趣、需求与基地特色和长效性结合,在德育基地特色创新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基础上,才能形成德育实践基地长效运行的途径。

  [1]刘培进: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2]吴学兵、王兴明:高校德育基地建设的创新构想举隅[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陈木金,林孟慧:日本现代教育对我国校长经营学校的启示[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9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