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入口初中招生校园德育活动合集12篇bsport体育登录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9-11 01:14

  bsport体育登录bsport体育登录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重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无限魅力,凝聚师生力量,影响高校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共生共存,不可分割,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基本可分为思想引领类活动、志愿服务类活动、社会实践类活动、科技创新类活动、文明礼仪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满足了教师及学生对课余生活的需求,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聚思想,搭筑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桥梁,加强交流,构建和谐校园,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从内隐学习理论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内隐的无意识的学习更能满足其潜意识的学习需求。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更多则是无意识的内隐式过程,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不断发展。所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动态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思想引导等产生了隐性影响,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其影响力和说服力远大于课堂教育,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内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内化和需求满足功能是指根据高校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合理融合在活动中,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将收获体会内化为个人自身素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一个社会文化组织机构,其中各种类型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了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后说:“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等基础上,校园文化活动也就从主观上满足了其幸福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感,达到了预期的主观效果,即高级需要的满足。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为终生教育奠定基础[1]。

  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个体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培养个人的知、情、意、行逐渐形成的[2]。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和主观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榜样示范作用和思想引领类教育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对师生进行合理性教化,从而塑造思想品德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是学校发展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活动的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是指,通过活动教师与学生能够团结合作加强沟通,激发师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荣辱心、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产生激励力量,约束规范师生言语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大学生处于思想的形成和稳定期,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思想引领类活动以参与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实施,丰富多彩,发人深省,可以使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实际体会和感悟将理论文化知识和思想哲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和个人信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大学生的爱校情结,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高度的责任心激励学生为个人、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努力贡献力量。另外,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时期,面对一种全新的环境和生活,经常难以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从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转变为大学宽松无人监管的生活环境,他们很容易由对家长和中学教师的依赖,转向对新群体中同伴的归属需求。大学生较强的从众心理就是他们归属需求的一种突出表现。大学生极易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不断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之尽快融入群体之中。这种规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活动中树立的榜样示范要求自己,在学习及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模仿优秀榜样或大学辅导员、专业教学教师、师兄姐或同辈群体来规范约束言行,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善于逆向思考,富有创新精神[3]。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高校的硬件条件仍然相当薄弱,区域分配及校际分配不均衡,加之学生基数大,尽管部分高校建起了现代化的综合体育馆、活动中心、礼堂音乐厅等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是无法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活动的需求。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大部分的经费用于学校的大型文化活动上,一般为文体艺术类活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色彩浓厚,而忽视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型活动,例如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或志愿援孤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组织参与该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未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服务他人的需求。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者没有真正找到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总是把文化活动与课程教学截然分开,导致两者严重脱节,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失去了与教学活动相互补益的意义。高校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多,但大部分属于文体艺术类活动和志愿服务类活动,其中与专业结合紧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活动、教学技能活动相对较少,学生覆盖率较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不高,只是停留在体力劳动或者募捐方面;而社会实践类活动也只是一些宣讲或者体力劳动,无法真正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习到的理论脱离实际,幻化成为空壳。这不仅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内化功能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调查研究,文体艺术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志愿服务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居中[4]。可见,文体型、娱乐型活动较受学生欢迎,实践实用型次之,知识型、学术型和科技创新型活动受欢迎程度一般。思想引领、学术讲座等类型的活动形式较为枯燥无味,情操陶冶、科技创新类活动门槛较高,参与机会少,所以并未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柱,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另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设计单一,未和广大学生进行交流,无法切实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活动设计和策划,继承性过强,依赖原有的活动形式,缺乏特色和创新性,不能与时俱进,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导致活动参与覆盖面小,吸引力弱,丧失了活动预期的价值,不利于隐的发挥。

  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我们发现,种种壁垒影响了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活动规模具有局限性,活动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形式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因此,应从高校管理者、组织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各个角度,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部门及高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在隐性德育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保证物资配备,不能以缺少资金为由减少削弱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科学规划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优美的环境,符合美学要求,体现校园特色和人文精神;完备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活动设施,健全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礼堂音乐厅、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体育场所及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区等,有利于开展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艺术类活动,提高活动质量[5]。另外,要合理分配活动物资,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和隐分配活动物资,加大对科技创新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的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相应减少对文体艺术类重形式轻内涵活动的投入比例,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对师生的凝聚激励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侧重对具备该功能的活动的物资支持,通过对活动物资的分配达到引导和协调各类活动全面均衡发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隐性德育功能的目的。

  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两者在形式、内容、手段、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却有绝对的相关性即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的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文化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文化活动形态的扩张力来消解教学活动面临的障碍,将所学知识立体化、饱满化,巩固深化教学活动成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动力保障和实践支持。在知识的立体建构上,文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获得新知[6]。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例如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入军队、监狱、医院、太阳村或灾区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咨询,既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时间过程,也塑造了助人为乐、传递幸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品质,规范自我行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校园文化活动还可弥补教学活动的不足,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亦然。

  首先完善师德建设,加大教师参与、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力度,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凝聚师生的桥梁。加强完善师德建设,使教师群体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言传身教;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又能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还能凝聚师生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另外,教师应将科研学术贯彻到文化活动中,树立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观念,使学生灵活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及团支部、班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使学生充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应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等环节,突出活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减小形式性,注重活动的创新性,与时俱进,结合时事政事开展相关活动,使参与者及时了解和认识社会现状,保证活动质量。同时学生党员及骨干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完善,其榜样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也发挥着隐,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态。

  首先,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知道参与者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从而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实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满足其内在需求,使参与者能够主动将所闻所见真正入耳入心,进行思考并内化成个人道德认知,激起道德情感的认同,并在模仿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个人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真正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其次提升参与者组织参与活动的层次。参与者不能仅仅局限于锻炼能力、扩大人际交往、增强个人竞争力等参与动机,还要以塑造品德和价值观、规范行为、凝聚思想等为目标参与到活动中,善于思考和总结,真正适应并融入社会,既能培养优秀人才,达成育人的显,锻炼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也能强化德育隐的发挥和落实,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显性及隐性的双重需求。

  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级报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宣传栏的作用。首先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和后期汇报总结,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使师生能够了解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更多的人受到活动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的隐,使隐显性化,激发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对学校及品牌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将活动的作用辐射到社会层面;其次利用齐全的媒体设备提高活动质量和层次,将媒体设备运用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增强活动效果,多角度、全方位、形象化、直观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隐性德育教育,使媒体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另一种载体,发挥活动的各类功能;再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加强网络管理,拓宽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高校应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适时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释疑解惑,平等交流,把网上的虚拟与客观的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凝聚人心和传播文明的作用[7]。总之,高校是文化组织和学术场地,高校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塑造师生人格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能够习得规范的行为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参与者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将精神力量辐射至社会中。所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刻不容缓,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培育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杨林玉.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化对策探析[J].南方论刊,2011(7):65-67.

  [2]肖玲.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51-153.

  [4]王继强,李华涛,贾斌,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138-139.

  [5]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高教研究,2006(2):46-47.

  2012年4月14日,教育部职成司办公室主任刘宝民、职成司德育处副处长黄辉、职成司综合处副处长刘宏杰带领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一行23人在省教育厅职社处处长尹伟民、副处长刘克勇、团省委学校部部长俞锋、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穆光曙的陪同下来该校调研德育教育活动。党委书记、校长周俊率全体领导班子给予了热情接待。

  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在会议室听取了周俊校长关于学校整体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观看了学校德育活动视频,在周校长的陪同下,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考察了当天在学校举行的小红帽志愿者“学雷锋”展示活动。随后,教育部职成司青年干部考察团来到了学校素质教育共建基地——扬州市福利院,现场考察了小红帽志愿者为民服务工作。

  最后,考察团来到了学校为强化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建设而开辟的“雷锋园”,考察团成员纷纷拿起铁锹,在“雷锋园”植下了寄托希望、象征友谊的雷锋树。刘宝民主任、尹伟民处长在“雷锋园”亲自种下了象征富贵的合欢树和象征顽强的广玉兰,体现了教育部职成司、江苏省教育厅对该校的关心和鼓励。

  省教育厅职社处尹伟民处长高度评价了该校开辟的“雷锋园”:这不仅是校园德育教育活动的创新之举,更是小红帽志愿者为民服务的成就体现。尹处长的赞扬给了学校极大的鼓舞,在省教育厅的关心下,在“雷锋园”的见证中,该校定会不断超越自我,创造辉煌。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努力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校园活动的作用。

  从细微处入手。校园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育人力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入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如何融入更多的德育理念,对于每1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事实证明,德育的有效形式往往隐藏在日常的校园活动中,深刻的教育思想可以通过细节传递,优秀的品德可以通过细节养成。有效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应从细微处入手,从最简单的事情抓起,让学生从1点1滴的小事中体会到做人的基本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方式。

  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树立长期作战的观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当前,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这是与青少年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学生的健康发展是1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1役。这就要求德育工作不能搞突击,而应做到潜移默化、集腋成裘。应充分重视德育活动的过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富有吸引力,更加适应、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而进1步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转变观念,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爱学生,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在充分享受丰富校园活动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1个目标,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学生的内心自觉和行为方式。学生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对象,也是青少年德育活动的主体。要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就必须避免空洞的说教,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能动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道德规范的要求。实践表明,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道德境界的提升。道德体验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比如通过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成人宣誓仪式,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与贫困地区学生结对,培养学生的爱心;等等。在道德体验活动中,1方面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另1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多元的教育意图巧妙地融入其中。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通常是教师采用说教的方法,事实上,我们必须认识到中职学校德育的对象是准成年人,对他们实施教育仅靠讲道理是不够的。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洛克强调:“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德育尊重人个体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加强德育实践形式的探索与研究。要有切实有效的教育载体,即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塑造良好品格,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只有在实践体验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实践性德育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特殊功能。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主题式的实践探究,其固有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始终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不断发生交互碰撞,因此其道德体验将更丰富,道德认知将更深刻,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与习惯。

  我校已经尝试把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纳入常规工作计划,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德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坚定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后将道德理论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1)细化常规管理,提升文明素养。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一定形式的日常活动,如开展净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珍惜美;开展维护公共秩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提出更高的纪律要求,更有利于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义务献血,组织“青年志愿者”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活动,在这些实践性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心、对社会的责任感。(2)丰富文体活动,进行励志教育。“丝绸文化艺术节”是我校的传统,包括篮球赛、跳大绳及拔河等趣味体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文艺会演等系列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学生参与度高。在各项活动中,通过比赛、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对同学们进行励志教育,树立“求进、求精”意识,向学生传播正能量。(3)创办社团活动,锻炼组织能力。目前全校有三十多个学生社团,社团活动结合专业,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学生不断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从大量直接经验中增长见识,提高水平,内化为良好的品格素养;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强化自己的优势,增强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能力。社团活动加速推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尚智、精致”、“求真、求进、求精”等精神要领。(4)模拟就业创业,规划人生梦想。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当下学生业余生活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创业的场所和设施,开设启航超市、留忆苑照相馆、快捷洗车场等多个项目,全部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运营,学校规范管理制度、规范人员管理、账目管理、经费管理。这些创业实践项目为学生的自我才能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平台,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体验,激发创业热情。(5)坚持校企合作,增强职业素质。在全国职教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行知合一。这就提醒我们,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实习机会,陶冶、提升学生的品格。

  我校分批组织学生走进学校纺织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创新实践,将课堂中的理论转化为现实中的实物。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劳动光荣、技能高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坚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显其才”的信念,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就业创业的意识和人生信条,在知行结合中梦想成真、人生出彩。

  中职生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后备军,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我校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探索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的有效方法,整合德育教育资源,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途径,实践证明,这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教育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提升行之有效。

  [1]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根本宗旨与目标的统一性。艺术活动和德育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都作用于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情感;都统一于对真善美的培养。《乐记》中说:“乐者,德之华也。”法国一些著名学者如法兰西学院教授让皮埃尔尚热、前科研部长于贝尔局里安和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认为,经常接触艺术作品对他们的事业有很大影响,大大提高了他们与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同志曾指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2.实施手段的兼容与互补性。艺术起源于劳动,来自于生活,其自身既有伦理性,又有教育性;既可以动之以情,又可以晓之以理;既可以打动人的心灵bsport体育入口,又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到任何的压力。从而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接受影响。而德育更多的是突出其外在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并以大量正面典型作为模范,通过培养、说理、舆论营造,使人向往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因此,艺术教育和德育在实施手段上存在着兼容和互补。

  众所周知,艺术包括三大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艺术之成其为艺术,其根本就在于它的审美功能,其余功能都是依附于它的。如果失去了审美功能,艺术就不再是真正的艺术,其它的功能也会随之消失;反之,某些艺术只具备审美功能,但它仍然是艺术。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虽然它能有效地培养德行,但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发挥,并不有赖于直接向学生灌输道德信条、政治目标,而首先是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情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能促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变得纯洁、审美能力获得提高。艺术教育是对中职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发挥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等功能,这既是中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这种德育功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得更为重要、更为明显。

  1.艺术活动对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开发智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艺术活动对人的一生的影响十分深远,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大都热爱艺术,有的甚至有着良好的艺术文化底蕴。据统计,世界上各大领域的1000位突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他经常弹奏贝多芬的作品。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不但会吹圆号,而且还会弹钢琴,他的名言是:“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1903年我国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指出:凡立学堂不设乐歌,是为有教无育,是为不淑之教……体操表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物理学的研究时,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说:“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还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东西。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开展有意义的艺术活动对开发智力,提高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艺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树立崇高的审美人格。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旨在通过艺术活动来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达到音乐所创造的境界。而审美的境界来自于审美主体的修养与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主体去发现和感受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美,美术教育亦是如此。学生们在观看电影、书画、舞蹈、雕塑,倾听歌曲、演奏的同时,培养了自己欣赏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从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乐趣,体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笔者认为,在信息化的时代,大多数职校生盲目地追捧所谓的“潮流”,不注意自身的形象和家庭的经济情况等,穿奇装异服,打耳钉、画浓妆等现象与其学生身份很不相符。开展有意义的艺术活动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很大帮助。

  3.艺术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艺术可以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艺术作品往往能唤起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绝非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地文工团员在炮火硝烟的战争前线进行文艺演出,极大地鼓舞了战士的斗志。这里,文艺表演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鼓舞战士的革命斗志,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介绍油画艺术时,介绍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义勇军进行曲》,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信念。每当乐曲响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传世之作,可以牢记中华民族走过的光辉而艰难的历程,激励他们奋发努力去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之中。事实表明,艺术本身审美功能容易使人接受的特点,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确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4.艺术活动有助于融洽人际关系。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分国界与种族,直达人的灵魂。它可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培养学生宽容、乐观的性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舞蹈表演中,同学们要团结一致,服从集体;在合唱比赛中,同学们要学会与其他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在小品表演中,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有的当红花,有的做绿叶,为完成一件作品共同努力。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道出了艺术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间,音乐像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

  艺术活动是集艺术实践与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新形势下,积极开展艺术活动,充分挖掘艺术活动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发挥其在育人中的实际功效,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上世纪末,教育部就把艺术教育写进了《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将艺术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艺术教育与德育从来就是互补的,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都认为,艺术与德育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趋势,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艺术活动和德育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都作用于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情感;都统一于对真善美的培养。《乐记》中说:“乐者,德之华也。”法国一些著名学者如法兰西学院教授让·皮埃尔·尚热、前科研部长于贝尔·局里安和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认为,经常接触艺术作品对他们的事业有很大影响,大大提高了他们与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同志曾指出, 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艺术起源于劳动,来自于生活,其自身既有伦理性,又有教育性;既可以动之以情,又可以晓之以理;既可以打动人的心灵,又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到任何的压力。从而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接受影响。而德育更多的是突出其外在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并以大量正面典型作为模范,通过培养、说理、舆论营造,使人向往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因此,艺术教育和德育在实施手段上存在着兼容和互补。

  艺术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发挥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等功能,这既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这种德育功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得更为重要、更为明显。

  凡是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艺术作品,都倾注了浓重的情感和道德价值判断,这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产生深刻影响。它们能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心灵最强的震撼,使学生更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内涵,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树立崇高的审美人格。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旨在通过艺术活动来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达到音乐所创造的境界。而审美的境界来自于审美主体的修养与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主体去发现和感受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美。学生们在观看电影、书画、舞蹈、雕塑,倾听歌曲、演奏的同时,培养了自己欣赏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从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乐趣,体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

  艺术可以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艺术作品往往能唤起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绝非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信念。每当乐曲响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人民英雄纪念碑,既是完美的雕塑作品,又是历史的见证,人们在欣赏这座艺术品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现在和平时代的珍惜;电影《开国大典》让人们了解了新中国成立时的艰辛与波折,充分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传世之作,可以牢记中华民族走过的光辉而艰难的历程,激励他们奋发努力去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之中。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分国界与种族,直达人的灵魂。它可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培养学生宽容、乐观的性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舞蹈表演中,同学们要团结一致,服从集体;在合唱比赛中,同学们要学会与其他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在话剧表演中,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有的当红花,有的做绿叶,为完成一件作品共同努力。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道出了艺术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间,音乐像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三、艺术活动中的德育途径

  艺术活动是集艺术实践与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新形势下,积极开展艺术活动,充分挖掘艺术活动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发挥其在育人中的实际功效,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上世纪末,教育部就把艺术教育写进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艺术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艺术教育与德育从来就是互补的,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都认为,艺术与德育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趋势,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艺术活动和德育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都作用于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情感;都统一于对真善美的培养。《乐记》中说:“乐者,德之华也。”法国一些著名学者如法兰西学院教授让·皮埃尔·尚热、前科研部长于贝尔·局里安和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认为,经常接触艺术作品对他们的事业有很大影响,大大提高了他们与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同志曾指出, 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艺术起源于劳动,来自于生活,其自身既有伦理性,又有教育性;既可以动之以情,又可以晓之以理;既可以打动人的心灵,又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到任何的压力。从而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接受影响。而德育更多的是突出其外在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并以大量正面典型作为模范,通过培养、说理、舆论营造,使人向往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因此,艺术教育和德育在实施手段上存在着兼容和互补。

  艺术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发挥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等功能,这既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这种德育功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得更为重要、更为明显。

  凡是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艺术作品,都倾注了浓重的情感和道德价值判断,这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产生深刻影响。它们能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心灵最强的震撼,使学生更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内涵,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树立崇高的审美人格。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旨在通过艺术活动来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达到音乐所创造的境界。而审美的境界来自于审美主体的修养与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主体去发现和感受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美。学生们在观看电影、书画、舞蹈、雕塑,倾听歌曲、演奏的同时,培养了自己欣赏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从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乐趣,体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

  艺术可以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艺术作品往往能唤起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绝非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信念。每当乐曲响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人民英雄纪念碑,既是完美的雕塑作品,又是历史的见证,人们在欣赏这座艺术品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现在和平时代的珍惜;电影《开国大典》让人们了解了新中国成立时的艰辛与波折,充分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传世之作,可以牢记中华民族走过的光辉而艰难的历程,激励他们奋发努力去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之中。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分国界与种族,直达人的灵魂。它可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培养学生宽容、乐观的性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舞蹈表演中,同学们要团结一致,服从集体;在合唱比赛中,同学们要学会与其他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在话剧表演中,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有的当红花,有的做绿叶,为完成一件作品共同努力。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道出了艺术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间,音乐像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

  艺术欣赏是艺术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对大学生的德育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教育家卢梭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生活是鲜活的,而大学生更是活生生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把艺术活动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载体,揣摩大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艺术欣赏。为此,我们可以安排一些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戏剧欣赏、舞蹈、绘画等艺术类选修课,组建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团体,并定期举办由专家、学者和专业教师主讲的艺术专场报告会,组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美术作品展览、演唱会和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进入一个属于个人的审美世界,通过感悟、理解、鉴别,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也使德育工作在教育学生分辨美丑、是非能力的渗透中找到有效的接口。

  艺术活动既是一种艺术再现,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而艺术创造是一种精神的自由活动,它在德育向艺术活动渗透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抓手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一些艺术活动,是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以高校艺术团舞蹈队为例,第一,舞蹈队是艺术活动中较大的活动集体,担负着学校各类演出的舞蹈表演及伴舞任务。这些活动绝大多数以集体的形式出现,因此集体主义精神和服从大局意识的培养是舞蹈队德育渗透的首要方面。第二,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而且舞蹈队在同一场演出中上台的机会往往比较高,少则两三个节目,多则五六个节目。在演出前的排练过程中自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何况每天还要起早练功,枯燥而艰苦,与穿着华丽的衣服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完全不同,这将有效地磨砺学生的意志,教会他们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道理。第三,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作为表演者,“当事人”对作品的体会一定比观众更深刻——他们要在表演前了解作品的背景,体会作品表达的精神内涵,这对舞蹈演员来说是一个身心的双重教育。可以说, 每一次艺术活动的参与都能获得审美体验,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而这些审美体验在不断洗礼着人的心灵,悄悄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态度。

  要引导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接受德育时,积极实现从“省”到“行”的升华。“省”是自省,自我教育是一个人道德修养上自觉能动的表现,是一种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艺术活动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只有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化为自觉主动的行为,才能收到实效。要使他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通过对比、反省,把获得的知识营养充分吸收;要引导他们在芜杂的艺术作品中,学会分辨,自省、自励,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行”就是实践,许多观念只能在参与中形成,良好习惯也只能在更多的行为中培养。随着艺术活动的不断多样化,艺术传播的物质载体日益现代化,为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天地,许多德育内容都可以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传播。如flas设计比赛、主题晚会、书画展、校园歌手比赛等诸多活动,都可以让学生们自发组织、自主参与,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深化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就能培养健康高尚的行为。

  综上所述,艺术活动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德育在艺术活动的载体下,说教的色彩和教育的意图被艺术“淡化”后,德育才能接近它的本质,从而更轻松地实现它的功能。

  [1]刘慧.实施艺术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大学生的校园文体活动区别于以教学为目的的课程活动,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参加的校园内的文艺和体育活动,文艺活动以“琴棋歌舞画”等为内容,体育活动在大学里参与的门槛低,常见的包括跑步、球类运动、健身操等.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根据校园文体活动的独特性特点,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这些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体活动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如下:一是愉悦性.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抽象说教和枯燥灌输,校园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氛围中体验乐趣、学习知识.二是自由性.“90后”大学生年轻、活跃、好动,喜欢无拘无束,而校园文体活动在空间、时间以及内容和形式上突破了课堂的尺寸之地,学生可以自由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文体活动.这两个特点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若干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灌输道德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倾听、理解来消化道德知识,而将这些知识内化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其中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来促进这个过程.校园文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舞台,学生在参与文体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它缩短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直观、更直接、更有成效,可以说,它补充了甚至超越了课堂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讲授,讨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主,是一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它在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上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对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作用却非常有限.另外,传统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难以满足“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面的需求,尤其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外界不断变化的情况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时得到更新和补充.而校园里开展的文艺和体育活动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多姿多彩、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形成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最终将这些内化,这样就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上文分析了校园文体活动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意义,那么,它具体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德育功能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古语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高校通过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约学生的言论、约束学生的行为,但这是一种制度的硬约束力,难以让学生从心灵深处遵守.而学校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认识到遵守活动规则的必要性,接受规则的制约,学会遵守规则,从而更加自觉自愿地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不同于之前直接的硬约束力,是一种间接的驱动力.高校正是通过这种道德说教与在活动中练习遵守规则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

  全面发展即实现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而个性发展就是人作为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注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是最大程度发挥个人潜能的教育.”学校举办形式和内容多样的文体活动,如新年晚会、运动会、活动等,这些活动能够照顾到“90后”大学生的个性,吸引他们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在不同的活动中积极快乐地展示自我、磨炼自我和提升自我,并且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专长,实现个人潜能的开发.

  在人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行为规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文体活动营造的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正面、健康的活动目的能够给他们以积极的引导,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遵守道德准则、友爱互助的精神和品质,其效果比思想政治课堂的单纯说教要好得多.尤其很多“90后”大学生从小由于家庭的娇惯,缺乏集体意识,而校园文体活动里的集体活动有助于使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文体活动中的竞赛活动则能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四)心理调节功能“90后”大学生面临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压力,尤其到大学四年级面临着求职或者升学,如果不帮助他们及时进行心理调节,会影响他们在校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以后的人生道路.经常见诸报端的校园暴力或者自残事件,多是学生无法承受心理压力和面对未来茫然无措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心理调节是指调节和控制情绪,使之推迟发作或使发作适可而止.大学生的心理调节水平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社会、高校和家庭要深刻认识到这点,并在实践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学生正确面对困境,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文体活动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活动本身的乐趣、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等可以让学生获得快乐、释放负面情绪和缓解压力.

  虽然校园文体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其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容忽视,但当前校园文体活动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一是高校对校园文体活动的育人作用重视不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依然过多地依赖课堂说教,忽视课外隐形的教育方法,对于校园文体活动,多数师生停留在其表面的功能上,即娱乐和锻炼身体,并没有深入活动的精神内核.二是校园文体活动的层次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国家对高校文体设施这块投入较多,但部分高校校园文体活动开展的覆盖面不够,组织策划对学生亦缺乏吸引力,同时也缺少专业指导.三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活动本身的吸引力相关.如何提高文体活动的质量和参与度,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随着大学的扩招,学生的活动规模也不断增大,原有的文体活动设施开始显得紧张,随着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更新,现在的文体活动需要新的活动器材和场地,这就要求相应的资金作为保证,这是学生文体活动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需增加对校园文体活动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的高质量活动场地,购买更多的活动器材,以此来拓展学生文体活动的舞台.

  能够让文体活动的效果事半功倍,高校首先要充分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在校内师资不够的情况下可引进专业人士,使学生文体活动的技术力量得到保证.对于高校而言,尤其要注意推进学生文体社团的专业导师制度建设,要为每个社团都配备导师,导师除了平时的日常指导之外,还需指导学生的大型文体活动.只有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大学生文体活动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学校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建立学生兴趣和特长档案,成立兴趣协会,引导学生加入,将相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这个兴趣协会在今后学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时可以及时通知到协会成员,为文体活动的成功举办建立基础.同时,这个兴趣协会还可以培养骨干人才,让学生在文体活动的举办中大放异彩.

  活动的成功举办有赖于活动组织者的优秀策划和有序组织.在每个文体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要认真规划,首先设定好活动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细节设计,方案制订好以后要征询参与者的意见.在正式举办文体活动时,要按照活动策划一步步实施,同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灵活机动的改变.

  部分学生没有文体特长,所以在开展文体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即重视和照顾无特长的学生,这是文体活动能否广泛开展的难点.在高校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有文体特长的学生忙着参与各类活动,而没有特长的学生则无所事事、心生羡慕.为此,学校开展文体活动除了篮球、足球、文艺晚会等常见项目,还应组织一些所有学生均能参与的文体活动,如打扑克、拔河、跳绳等,这些项目难度低,参与的人也多.总之,我们要多举办此类专业性要求不高的文体活动,以照顾无特长的学生,确保学生最大范围地参与其中.

  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教育.通过对校园文体活动的研究,探寻适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于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注意一种错误的做法,即让文体活动代替传统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做法过分夸大了文体活动的德育功能.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我们把文体活动的德育功能和其本身固有的娱乐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注意发挥这两种功能的综合效用,只有这样,校园文体活动才能更健康、更持久地开展下去.

  [1]吴玉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在推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必须重申和强调: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既包括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水平的特殊要求。德育是做人的灵魂,行为的准则。当前,对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的研究日益深入,让德育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共识。然而,高校的受教育者都是大学生,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德育工作更具有复杂性。实现高校生活德育的途径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课堂说教,而应依托良好的校园文化,依靠文化的渲染和熏陶达到育人目标。

  生活德育思想,是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和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和学习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同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并在理论上做了系统的论述,生活德育的思想也由此确立。陶行知曾写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个人思想品德社会化的过程。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我们可以将生活德育理解为:(1)生活德育是以生活为源头和导向的德育,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解释生活而且引导生活;(2)生活德育是课堂以外的教育,脱离了课题束缚的教育是全面渗透在我们身边的,校园生活的点滴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资源;(3)生活德育是注重实践的教育,通过实践的教育,更能让受教育者感受德育的价值和美,更能让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践履美德。

  教育的首要和关键就是“育德”,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必须在育人过程中坚持德育的思想。比较完整的德育教育过程,一般包括提高认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确立信念和培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认知、意志、情操、信念、习惯等方面的能力,给予学生以德的正能量。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的教育研究中,德育的载体往往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德育方式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说教,没有将德育完全融入生活,回归生活,生活德育的载体在高校的主要渠道应该是校园文化。高校的校园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精神,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展现着学校的形象,它的内容不仅包括课堂的传道,还包括了形式多样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大学生活的每时每刻,学生通过校园活动,主动地体现生活、感受生活,主动去探索实践,潜在性地、渗透性地感受到德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重要载体,它让学生在生活中无时不“习”,而终至“德成”[3]。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道德建设。因此,校园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道德的。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对大学生而言,最基础的生活恰恰是校园文化所反映的生活,这恰恰也是指导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科学育人的思想。校园文化与生活德育是高度契合的,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正是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育德作用,起到润物无声的育德效果bsport体育登录。

  以德为先、以人为本是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点贯穿始终,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此同时,德育也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反对把德育变成填鸭式、机械化的灌输德育。校园文化是培育师生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土壤,是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塑,营造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能够培养师生爱国爱校的家园情感,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德育是以生活为指向的德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以生活为指向,关注生活,解释生活,引导生活。物质决定意识,认识改造世界,校园文化建设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真实社会生活。通过对生活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将生活中的、社会上的思考折射到学生的校园活动中,使学生在校园活动中辩证学习生活哲理,增长社会阅历,重塑自身人生价值观。

  广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和受益者。然而,目前很多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认识,他们认为,校园文化即校园活动,校园活动的目的就是单纯的丰富课余生活,仅仅是课堂之外的娱乐活动而已,参不参加都没有关系,去不去那要看自己的兴致。同样,教师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也不足,不仅同样将校园文化归为学生的娱乐活动,更没有意识到校园的全员性,没有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以生活德育观为导向,必须依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感受校园活动的魅力,做到师生互动;学生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要意识到任何活动对自己都是一种实践,一种历练。实践出真知,历练塑人格,在每一次活动中,尽情体会,无私奉献,满载而归。

  生活德育观是渗透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用生活的德育思想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更能够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实现润物无声的德育途径,真正做到文化育人,让德育回归生活。

  [3]刘大卫,黎能进.校园文化:生活德育的现实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4).

  新时期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给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更需要从德育的方式、方法、机制等方面去发现其自身的症结,寻求德育工作的创新,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社会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变革,青年学生的人生、道德、价值观等方面也产生巨大差异,给学校德育的实施环境带来新情况、新变化。在此背景下,传统德育理论不足以为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撑,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创新的新视角,不断丰富德育理论。在校园文化视域下探索学校德育的创新,适应了现实需要,建立起在此视域下开展学校德育的新理念、新原则、新模式,进一步充实了现代德育理论。

  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别强调,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五条重要的途径之一,强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为我们在校园文化视域下积极探索学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导和理论依据。

  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产生发展而变化的。作为校园的一部分,虽然不直接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但却担负着教化校园主体的功能,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其他部分提供环境保障。作为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情操、个性的形成过程中,校园文化具有其他形态文化无法替代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作为一种环境文化,校园文化的主要宗旨在于营造一种环境和氛围,通过教与化的结合、互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师生,施加积极影响,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境,最大限度地调动校园主体的积极性,在主动参与和切身体会中避免了由于强制而带来的兴趣索然和逆反心理,为进一步探索学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视角。

  作为学校德育重要环节的校园文化,无论是作为其物态体现的校园物质文化,还是作为意识形态体现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建设富有特色、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人身心愉悦,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1];其次,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凝练形成的正确的办学思想、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在全体师生的认同和宣扬中,发挥出其对学校德育的精神支撑作用,成为陶冶学生态度、精神和意志的重要途径;再次,校园内形成的严谨规范的秩序、健全的校园制度、科学的管理体系等,为校园文化中其他要素高效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其中包含的平等、严谨、公正等思想精髓,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强化道德自律,促进道德品质德育活动、人格的健康发展。

  学校德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的过程,又是通过良好的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陶冶和积极引导的过程。从这一点上看,学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特色初中招生,学校德育则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色。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校园文化发挥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可以说,“一种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一种特定的校园文化背景中,是特定校园文化实践的产物”[2]。因此,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一条有效的途径是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努力优化德育工作环境,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及道德文化环境。

  关于探索学校德育的创新,虽然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视角,但是在运用校园文化来创设教育环境,陶冶师生心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都意识到应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重视校园文化“以人为本、以文明教”的教育功能。但是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研究和促进学校德育的创新,在实践操作层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应加强对校园文化视域下推进学校德育创新的具体可行性路径的研究和探索。

  1.校园文化的运作特性分析校园文化从动态方面看,主要体现为校园主体的行为文化。“文化就是‘人化’,文化是通过人的行为来表现的”。[3]129校园主体主要是指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群体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当然还包括广泛意义上属于教师群体的、提供教辅后勤服务的管理者。由于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使命,不同主体的行为文化体现出不同的特性。作为学校德育接受者和学习者的学生,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人生成长最旺盛时期,在校园中学习和交往行为彰显出其行为文化的多样性;作为施教者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要求彰显出其行为文化的示范性;作为提供教辅后勤服务的管理者,必须为学校德育的开展提供积极保障,科学、合理和规范的教育管理秩序彰显出其行为文化的制约性。2.对学校德育理念创新的启示德育作为一种属人的、社会性的活动,其存在和发展固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可随意更改,但必须认识到,没有主体自觉接受道德的约束,道德就不可

  能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和约束功能。正确解释道德与人的关系,揭示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坚持主体性的德育理念,是克服目前学校德育中普遍存在的“目中无人”现象、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的首要前提。借鉴校园主体的行为文化特性,实现各类群体在学校德育中的使命,积极促使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特别是突出学生群体的学习和交往行为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突出学生群体行为文化的多样性对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借鉴。在具体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坚持贯彻主体性德育理念,首先必须使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和评价体系依学生主体而设,避免统一意志、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其次,必须反对强迫的、命令式的道德教育,探索多样化的德育模式,以培养富有个性和责任心的社会公民为己任;此外,学校德育的实施,应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供尽可能多选择的机会和可能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把学生作为学校德育的真正主体。

  1.校园文化的形态特性分析校园文化从静态方面看,主要涵盖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种形态。虽然校园文化是作为一个整体对校园主体发生影响的,但是,不同形态的校园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对校园主体的影响和功能自然是各不相同的。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主体通过感官可以感受到的,包括自然环境、教育设施、生活资料等,其最大的特性在于直感性,是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形态。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作为一种无形的、弥漫于整个校园的精神氛围,其特性为隐渗性,具有启迪、感染校园主体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主体行为和活动的基本准则,体现学校有序管理的必然要求,其规范性的特性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2.对学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启示德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内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不能简单地依靠理论说教,通过道德知识的授受或理性的训练来进行,必须克服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和发展了认知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有了道德这一认识上的误区。应该认识到,道德本身就是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德育的实效性得益于其源于生活,为了生活。“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线]借鉴校园文化自然的化育特点,特别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直感性和隐渗性特征,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师生,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探索学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学校德育的开展应植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突出德育实践环节,强调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使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因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参与而行之有效。在具体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安排一些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的实践环节。如“请进来”,请一些道德楷模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生动的实例会得到学生的情感共鸣;“走出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做一件好事等活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体验,避免空洞说教,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抽象道德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统一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中德育工作依靠校园文化建设做主要载体,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德育工作同时又扮演着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角色,主导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可以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之间的渗透共融,来促进人才的成长成熟。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品德素养的活动。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同时融合特定社会或阶级的需求而施教传道的过程。德育是一种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德育需要教者和受教者双方一起肯定并传承一种被社会习俗或者礼教所肯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从而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优良素养。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格局主要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校园物质文化,属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可直观表现的层面,包括校容校貌、校园里的各类典型建筑物、学校的校标、独特的校旗、与众不同的校徽等,是一个学校整体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群体观、成才观、治学观、道德观等观点内容,并且校园精神文化的健康与否要看这些观点是否被校园里在意识方面起主导作用的群体所共同遵循,并把其深刻化为校园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可以说校园精神文化是健康正向的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关键的作用。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内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教务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后勤方面的宿舍管理考勤制度、学工方面的帮困助困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励制度、学生组织的社团活动制度,以及校园内独特的礼仪文化等。校园制度文化是介于其他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层面。

  校园文化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操、理想、道德、思想、意志、生活、管理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的任务,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都非常重要,各级领导和部门对此都非常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项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处于分别对待和开展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从而真正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之一bsport体育登录,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两者关系紧密相联,有很多相通之处。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形势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注重教学进程的一致性,还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并鼓励和支持当代学生敢于冒尖,鼓励和支持他们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向权威质疑。同时也尊重当代学生的人格,正确看待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两者都从学生立场出发,贴近实际bsport体育登录、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重在潜移默化,它如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我们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特点和特殊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第二课堂”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可以使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品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塑造校园健康昂扬的精神面貌为主要目标,具有充满时代气息的人文氛围。尽管教育者在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但是必须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产生德育实效,所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中扮演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坚持以文化教育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使受教者在实践中体验并内化。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心灵层面与智慧层面融合碰撞后产生的火花,并根据个人的行为意识对这些火花进行了再创造。学生各种意识也是在活动实践中形成并最后真正内化为精神世界的营养。

  作为校园主体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校风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文化。一个学校里最重要的校风包括学风、考风和教风,这三者之间有天然的联系。良好的学风必然促进教风的优化和考风的严肃;优秀的教风有助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秩序井然的考风则是良好教风和学风的正向反馈。这三者又共同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德育现状。所以全院全体师生员工必须认同并贯彻“三风”所体现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以优良的“三风”建设彰显学校的精神面貌。

  师生关系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一对主要关系,建设优良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校园文化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它作为一种德育体现,影响提升着受教者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的层次,其效能不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