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初中招生中学生德育活动精选(九篇)bsport体育登录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9-20 23:33

  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开展校园足球,计划3年将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数量增加到2万所。

  在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两部委联合在学校里开展的第一个运动项目,它不仅是校园阳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足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肩负着我国足球运动复兴的重要使命。足球进校园后,不仅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特色更加突出,师生之间沟通更加和谐,获得了学生家长的支持,而且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的面貌、学习成绩、自理能力、克服困难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快乐足球》不是为了踢足球而踢足球,除了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和足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德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足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和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

  随着校园足球的全面开展落实,也带来了安全的担忧。现代化的塑胶草坪场地对学生的运动安全保障终究是有限的,小学生足球活动中训练中教练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足球运动的危险性,除了正确认识场地的安全性,更主要的是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德育,这样才能避免人为地伤害对方和被对方伤害。

  足球作为集体运动项目的代表,它是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训练的要求和运动器材的摆放运用,都要严格遵守要求、严明纪律。跑动线路传接配合一定要充分合作、谦让爱护,避免混了,造成冲撞伤害。

  比赛中,由于足球运动身体对抗激烈,常有学生在比赛中摔倒的情况,此时有学生上前拉他一把,教练应该及时给学生表扬,这样对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具有巨大的作用。足球比赛中,身体接触频繁,常有由于动作过大,而造成的相互摩擦和争吵,此时教师应及时分析原因、指出要害,并给学生适当批评教育。对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教师要认真对待,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典型事例对其进行德育。

  小学生足球运动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知识的载体中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足球的特点,如:足球比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神,并通过比赛规则来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使他们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德育的渗透在足球训练中,并不需要占太多的时间,几分钟、几句话,日积月累定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

  足球作为集体项目的杰出代表,在增进交流和友谊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良好的体育道德,可以有效地帮助参与者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

  足球活动能有效缓解学习压力,而良好的竞争环境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调整及维护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比赛中,面对对手的紧逼,在观众关注的目光下,参赛者内心自然会有些紧张,有时同伴的叫喊会让队员更加慌乱,平时在训练中能很好完成的技术在比赛中却无法表现出来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出现失误。平时教练在训练教学中对他们进行一些科学的心理训练,或在比赛中同伴之间互相鼓励加油,能够强化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足球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师自身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具有教育的作用,而且是别的因素(如教学条件等)无法取代的。教师自身的思想品质,本身就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作用。教师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生活、工作、社会的态度,个人的理想、信仰、追求等,总是要通过他们的言行表现出来的,从而影响全体学生。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更重要的是注意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

  总之,在小学生足球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除运用上述的各种途径外,还有其他途径。随着教学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足球教学中德育功能将进一步体现,渗透功能和途径将越来越丰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学习,又应努力创新,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赵方.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3):87-88.

  学生社团是经过学校有关管理部门批准的,由学生自发形成的以共同志趣、爱好为纽带的非正式学生群众组织。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发展,加大投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技术,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种类繁多的学生社团,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社团活动红红火火,学生社团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研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对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是指学生社团在学校育人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大多数是在16—18岁之间,处在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好动、活泼、心智逐步成熟、可塑性强,他们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对他们的道德品质、协作交际能力、特长爱好、心理素质和情操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开展活动的,学生社团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教育目标任务贯穿始终。有的学生社团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培养道德品质的特色,如志愿者服务队。社团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节假日活动开展活动都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诚实与感恩成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如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各学生社团纷纷开展做好事和便民活动,掀起助人为乐的热潮。纪念“五四”运动和国庆的时候,系列社团主题活动层出不穷,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党的生日到来前,社团都纷纷开展了“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党,感恩社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学生社团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共同志向、兴趣和爱好的同学组成的集体,往往成员之间就有一种比较强大的向心力,是凝聚力比较强的集体。在某种意义上,社团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集体主义的存在,他们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和成员的协作配合,使活动目的得到实现。同时,每个成员都为自己喜爱的社团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所在的社团发展和壮大。如社团同学认真策划和组织社团活动、积极参与优秀社团活动和优秀社团的评比等,他们为此出力而感到自豪。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社团活动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这种功能使个人和集体水乳相融,集体因为个人的存在而成为出色的集体,而个人因自己对集体的贡献而成为出色的个人。学生通过参与社团的管理和活动而培养和强化了自己对集体的热爱与感情,通过自己对社团存在的感知而不断强化了自己心中的集体意识。同时,体现集体主义精神的社团活动在校园里广泛开展,其良好的辐射作用更使广大同学感受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魅力并不断地认同和接受。以学生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各种课外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际交往,情感沟通,道德互动,成为了中职生道德需求得到满足的最佳环境,道德需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又能激发新的更高的道德需求,在活动中所带来的轻松感、愉悦感、成就感,无一不使学生得到需求满足后的快乐。

  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长社会见识,锻炼社会交际能力提供重要途径。学生在社团里,为社团的成长壮大而努力,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合作,表现出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交往,增进友谊,也养成员对社团的认同感。社团活动的组织,社团管理机制的运作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团结协作和交际能力的机会,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交流为了学生提高协作交际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特别是组织学生社团到其他学校或单位开展交流活动、拓展业务的时候,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就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社团的不断扩大和交往必然使成员由不会交往到被动交往,由被动交往到主动交往,再由主动交往到自由交往。在交往的成功与失败中积累经验,学会交往。因此,丰富的社团活动的拓展使得学生尽可能广泛地接触和了解他人和社会,提高了交际的能力,从中学习到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经验和能力。

  中职学生大多数还处在心智不成熟的年龄阶段,发现自我的能力不强,可塑性比较大,还处在模仿别人的阶段。学生社团往往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纽带的,把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兴趣和爱好的同学维系在一起的,加入同一社团的学生在活动中就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和启发,激发自己的灵感,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挖掘,个性得以展示,才能得以发挥。在社团这个自由的空间,学生有机会和来自各个专业各个班的同学接触,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在课堂中接触不到的东西,能够了解到一些正在感兴趣的事情,而这些是平时在课堂上不可能懂得的和学到的。也正因为这种朝夕相处的切磋才使得社团成员对自身的兴趣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主动的追求,其结果自然也就在这样的反复活动中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生社团具有特殊的心理辅导功能。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专业班级,活跃在学生社团中,为学生交流情感提供了机会和便利,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尤其是愉悦心身的社团,如爱乐团、舞蹈队、礼仪模特队等,被称之为学生心灵的驿站。社团活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沟通情感,排除不良心理创造了自由空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社团往往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它能给学生以“家”的感觉,得到放松和寄托,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乐于奉献,真诚待人的崇高情操。

  学生从社团活动中所获取的知识、体会、认识、思想,形成对人对事物的看法容易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在社团文化中,一次竞赛、一个创意、一刹那的灵感都有可能烙印在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有的社团活动,如合唱团、舞蹈团、街舞队等本身开展的活动就是集体性的,同时还体现竞技配合性,如果成员不精诚合作相互配合就不可能达到活动的预期目标。只有每个成员都配合默契,集体表现的效果才好。所以,这些活动在达到本来社团目的的同时,也促使社团成员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积极配合别人,也不断地关注别人,达到整体的完美统一。在这个意义上说,社团活动使自爱和利他之心完美地结合起来初中招生,正是在这种完美之中,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健康成长。

  学生社团能以其独特的方式给予学生个体在言语、行为、习惯、人格、观念等方面以影响,具有分散不良情绪,满足成员心理需要,为成员提供角色转换的功效,使学生个体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自觉认同的,无须强迫或灌输,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情操得到了培养。

  学生社团的多样性与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密切相联,学生社团满足学生个性心理不同方面发展的需要。在学生社团中,相同个性心理需要所组合的群体内部,个体间的发展水平并不相同。这种个体不同发展水平的群体,提供了个体间相互学习、模仿等机会,有利于个性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

  学生社团是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一个载体,占领这个载体,学校德育能够更好地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依托这个载体,学校德育能够更加实实在在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落到实处,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德育功能,学校德育就能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德育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效。

  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德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兴趣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高职德育活动中,对身处职业选择关键期的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的培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由于某种需要使得个体积极探索某些事物的心理倾向。当这种心理倾向具体指向某种职业时,就成了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喜欢且持久的一种取向,是了解一个人职业和教育行为的有用工具(Hanson,1973)。许多事实表明,兴趣已成为衡量职业满意程度和维持职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个体从事职业的稳定性、满意程度和职业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职业兴趣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的职业人格与工作环境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格都有与之匹配的职业类型,并将职业兴趣分为:常规型、艺术型、实践型、研究型、社会型和管理型六种类型。强调职业兴趣和人格特质具有相同的意义,强调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的一致。

  著名的职业选择理论家吉乌茨伯格的研究将职业选择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1岁之前,这一阶段对将来从事何种职业的考虑不受个人能力及能否实现所限制,没有产生真正的职业兴趣,属于空想阶段;第二阶段是指在11岁至17岁期间,该阶段为尝试阶段,这一时期的职业选择主要受个人兴趣和价值观的影响;第三阶段是现实阶段,即17岁以后,这时能将主客观因素一起考虑,从而决定自己选择什么职业。

  高职学生正处于第三阶段,在他们的职业选择关键期关注他们的职业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职业教育的宗旨和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兴趣的必要性。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并且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是否对所学专业感兴趣,是否有致力于该职业的心理倾向,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关系着学生今后在工作中的能否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否有长远的发展。换言之,职业兴趣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职业兴趣也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次,职业兴趣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体现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兴趣的必要性。高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入学成绩较低,受到现实功利思想的影响,在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对所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并不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当他们接触专业后,才发现对当初所选的专业根本不感兴趣。在这种所学专业与职业兴趣不一致甚至相悖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探索并细化所学专业的取向,寻求专业与职业兴趣的结合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再次,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反映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兴趣的必要性。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课余时间较少,平时用于兴趣培养的机会几乎没有,对职业的了解也甚少,很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单一。在每年的新生入学调查中,很多同学表示没有什么兴趣爱好,近60%的女生选择看电视、逛街作为兴趣爱好,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兴趣爱好。当今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潜力、多学科知识背景和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能否具有广泛的职业兴趣,就关系到未来他们能否拥有开阔的眼界、灵活的处事能力,在职业选择与变动中能否具有较大的空间。

  最后,职业兴趣对学生自我认同感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兴趣的必要性。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认识,他们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征,对所学专业没有认同感,对自身学习能力没有认同感,导致情绪低落,学习成绩落后。如果能积极培养其职业兴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征到底适合哪些职业,是学生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做出正确选择的有效保证。

  职业兴趣的含义和培养职业兴趣的必要性,启发我们可以利用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去实践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个体对何种职业产生兴趣。人与人在职业兴趣上的差别很大,有人喜欢稳定的职业,有人喜欢高风险的职业;有人喜欢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有人喜欢与物打交道的职业。为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我。

  我们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开展系列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遇见自己”完成自我介绍;在熟悉新班级之后,让学生通过“遇见他(她)们”介绍一些班里的同学;利用各类评优评先活动,通过拍摄视频短片,让学生家长、朋友参与推荐与介绍;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单位为学生写实践评价;利用学期综合考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互评。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家人、朋友、同学、老师眼中的自己,全面把握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在学生对自我有了客观清晰的评价之后,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试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例如,蔡永红等人设计的中学生职业兴趣测验表、张厚粲等人编制的高中生升学与就业指导测验表等均可以采用。

  2.通过增加职业兴趣的广阔性,在较宽的范围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多样的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的广阔性又称为职业兴趣的广度,其含义是指个体职业兴趣的范围大小。在职业兴趣的广度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德育活动,有的人对各行各业都怀有极大的兴趣;而有的人除了与自己工作学习有关的活动外,对其他事物都没有什么兴趣。

  当然,这些都和一个人的眼界有关。职业兴趣的产生很大程度是由个人对职业认识的深浅所决定的。如果学生缺乏对某种职业的认识,自然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也就不可能产生兴趣。为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强他们对各行各业的认识,进而激发他们多样的职业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校内的宣传栏、班级文化栏、名人专题讲座介绍不同职业的就业环境、工作范畴与就业前景;定期推荐职业类的优秀影片;鼓励学生利用校外的时间到企业见习;对所学专业的职业群及社会需求进行社会调查;鼓励高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践并拍摄各类职业实践短片。再利用班团活动的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同时了解不同职业的信息。

  职业兴趣的稳定性又称为职业兴趣的持久性,它是指个体对某一职业兴趣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人们若对某一职业保持持久的兴趣,就能推动个体去深入探究,挖掘并掌握与之有关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获得较强的职业能力。而有的人职业兴趣缺乏稳定性,一旦遇到困难或者遇到其他新奇的职业,他们往往更容易放弃或者很快转移他们的职业兴趣。这种缺乏稳定而持久的兴趣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就。这些职业兴趣的不稳定,往往是由于兴趣虽广但浮泛,缺少中心兴趣;或是只对职业本身感兴趣而缺乏必要的间接兴趣所造成的。

  所谓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本身并不感兴趣,而是对于这种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有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某一职业的间接兴趣,帮助学生逐步确立自己的中心兴趣,从而稳定他们的职业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思想教育,采取与优秀毕业生对话,采访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家长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前景以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也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活动中的意义和对人类的贡献来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同时依托主题班会的平台,组织召开有关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系列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职业目标从而逐步确立自身的中心兴趣。

  总而言之,职业兴趣是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持久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兴趣是体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式。我们如果能根据职业兴趣的特点,从多途径、宽范围和稳定性三个方面去开展职业兴趣培养的工作,势必会对我们的教学和德育管理工作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尽早接触临床”这一观点早已被国内外医学院校广泛认可。“早期接触临床”的目的:树立职业爱心、信心、责任心。职业爱心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体验教育是在实践中获得认知。而在低年级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交界期,更是职业道德初步形成的时期。学生应通过早期接触临床体验职业环境,体验医患沟通,从而感受医者仁心。

  学校根据低年级医学生课程安排的情况,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中顺利完成两年学科基础平台课的40人开展活动,原因是这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人文教育基础和专业认知基础,自行设计《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手册》。手册内容设计以道德体验教育为重点,临床学习为次重点。道德体验教育包括:一是要求学生记录在医院遇到过对自己触动最大的事情;二是要求学生访谈至少一位优秀医生的从业经历。本活动的方法为学生通过暑期一到两周时间,到就近的社区医院或门诊开展早期接触临床见习,认真填写活动手册。

  “访谈一位优秀医生的从业经历”过程中,关注优秀医生的高尚医德的学生有69%,关注优秀医生的职业生涯的学生有31%;“记录在医院遇到过对自己触动很大的事情”过程中,关注职业道德事件的学生有42%,关注人文关怀事件的学生有34%,关注医患关系的学生有24%。

  本次活动遵循了道德体验教育发展的三点原则:第一,直接性原则。活动场景真实,角色关系真实,体验过程真实。活动中,学生直接进行职业体验,亲眼所见良好的医患关系后,在进入高年级临床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良好的医患观念。第二,整体性原则。道德体验是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体验者的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交织的整体认知活动,具有整体性。活动中的道德体验教育不同于一般认知活动,它是以教学大纲要求来引导临床医学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引发学生在情感和思想等方面的整体性道德体验的生成。第三,过程性原则。道德体验的过程性,基于直接性和整体性。体验者在真实有效的直接体验环境中,引发体验者知、情、意、行的整体性互动需要经历一个时间过程。因此,道德体验的发生具有过程性。经过道德体验教育发展的三点原则的讨论后,我们发现,本次活动是贯彻道德体验教育原则的体验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记录在医院遇到过对自己触动很大的事情”等的直接性职业体验,通过“关注优秀医生的职业生涯”再到“关注体现优秀医生高尚医德事件”等从各方面复杂交织的整体性职业体验,通过学生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情感变化,引发学生道德体验过程的产生。据此,我们认为在实施道德体验教育中要给学生一个充分的体验过程。

  在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中重点开展道德体验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整体职业素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道德体验环境中的重点是感性认知及对医生职业的感知、对医患关系的感知、对人文关怀的感知等。其次,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感知到的信息进行道德判断,从而影响自身的道德感受。最后,加强教学监督,保证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参与状态、行为状态等进行督导、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或谈话检验学生的认知程度。目前,研究组对道德体验教育方式研究不够,认识不足,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和探索。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道德体验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体验方式影响或改变临床医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情感。

  [1]赵放.医德教育中道德体验模式的构建[J].医学与社会,2011(1).

  [2]李芳.医学生道德发展与医德教育模式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5(10).

  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对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多年的实际工作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一方面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角度出发选取合理的教材,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个性开展合理有效的德育活动,而其中,德育活动又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价值观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1)德育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学校过于重视文化课教学成果,而很少真正注意道德素质教育,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学校开始开展各种德育活动,但并没有真正重视道德教育。

  (2)德育活动缺乏整体性。 以往,小学中低年级、高年级各自制定的德育活动有许多是重复和雷同的,更有很多德育活动内容老生常谈,缺乏创意且存在局限性。现有的小学德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对德育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组织,使德育活动的整体性较差。

  (3)德育工作者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德育教师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又存在一定缺陷,这样的教师队伍很难保证小学德育活动的有效性。

  2.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有效的德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因而优化小学德育活动的第一部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要使每位教师认识到道德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使其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其次,要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激励每位教师关爱学生,乐于奉献,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尤其是专门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接受德育知识培训,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尤其是使其了解如何开展德育活动并提高德育活动的有效性。

  2.2 开展多元化德育活动。 为了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应深入挖掘德育教材,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动。例如通过升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爱国热情;通过“晨会”“宣誓”等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追求;通过“雷锋活动月”使学生乐于助人;通过“手拉手”学习互助活动,使学生团结同学,学会合作等等。总而言之,每开展一次新颖的德育活动,都是对学生的新一轮激励,因而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动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改善自身精神面貌和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2.3 建立和健全德育活动管理体系。 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应遵循“权责明确,科学设计,合理育人”的原则,即校方统一领导,首先是对学校德育工作全面的规划和实施。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由校长来担任,校长要具体组织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计划、部署、分层落实责任人等,对于达标情况要负责考评,学生工作部门是德育活动的重要部门,由校长直接领导,并在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把一系列德育工作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同时对其他部门及班级的德育工作起到带动作用;其次是对于那些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精心的选拔,合理的任用,赋予其能够胜任的职务,同时要鼓励他们能够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2.4 树立大教育观和大德育观。 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大教育观和大德育观,在德育工作中,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德育教育的有机整体,构建互动型的大教育模式,以三者的合力的作用来强化德育工作的效果。比如,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帮助家长实施教育的艺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学校的教育密切协作,共同制定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形成全方位、综合性的育人机制。

  总之,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要完善领导管理体系,必须做到以校长行政系统为主,来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校长要做好德育工作整体的领导和协调,凝聚全局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以倡导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宗旨,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断提升德育工作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成为有道德的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祖国的繁荣,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1] 李亚菲 小学综合实践和德育活动整合浅探[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9(12):45

  [2] 徐勇 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J].科学资讯,2010(33):33

  当前多数中小学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知识的传授,片面强调道德理论的灌输,认为只要学生记忆充分的道德知识,掌握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高尚的道德。知性德育观下的德育内容注重浅层道德符号的机械性记忆,而缺乏对蕴藏于道德知识表层结构之下的内部意义的眷注,欠缺对蕴含在道德生活世界的内在价值的重视,缺少对与所授道德知识息息相关的学生生活的关注。学校德育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脱节于学生成长规律。德育内容通常显现为深奥的理论、抽象的内容、单一的准则,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德育内容的编排以应试为指向,“唯智主义”倾向导致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泛滥,教师只是不断地向学生讲授道德知识,然后凭借笔试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所授的“道德”。

  目前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主要通过直接德育课程展开;教学方法单调,道德教学主要依靠课堂中的讲授法;德育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重理论说教而不重活动养成。德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体验,仅仅注重道德规范的逻辑体系;片面强调道德规范的外部灌输,而不重视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往往通过说教传授道德规范,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获取对德育内容的认识。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背诵,而不去践行所学的道德准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1]德育教学形式化倾向严重,教学内容并未紧贴学生的实际思想,德育活动不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的实际体验而流于形式。当前德育教学以教师向学生单向度的信息输入为主,单纯的理论讲授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道德的有效判断和情感认同。

  知性德育观下的德育教学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一言堂”式的知识传递,教师与学生被禁锢在预设的道德规范框架中,缺少道德主体的参与,缺乏对道德主体生活的关注,导致德育主体边缘化,使得道德学习成为抽象掉个人生命的异化过程。教师仅成为德育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变成盛装德育知识的容器,德育异化为对道德知识体系的背诵,学生难以体会道德知识的内在价值,更难以将其应用于复杂多变的道德生活中。在知性德育观指导下培育出来的学生容易产生知行脱节、知易行难、知而不行等现象。在日常德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蜕变为纯粹的主客体关系,甚至更多是权威与服从关系,教师作为思想道德知识的权威凌驾学生之上,表现为掌握丰富道德知识的教师教导蒙昧无知的学生,学生在接受枯燥的道德教条时处于一种服从地位,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与旁观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缺失。

  知性德育观指导下的德育过程被简化成为教师通过课堂语言讲授、教学逻辑分析将道德理论传递与灌输给学生,德育过程异化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单纯记忆与背诵。当前德育过程忽视了道德生成过程的实践性、生成性和情境性,学校为达教学方便把知识德育编排成课程,形成专门的德育理论教学,将德育简化成知识德育,知识德育又演化成课堂灌输。纯粹的知识德育是从社会生活中抽取出来的,不联系社会生活就变成了僵硬抽象的教条,与学生生活的世界相隔离,学生很难将德育信息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导致学生仅成为拥有道德知识的人、而非具有完整道德精神的人。目前学校德育过程更多的简化为以管代教,多数教师认为德育就是管住学生,让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规矩矩不违规违纪,再添加些许奖惩手段,就会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意志塑造、道德行为养成。

  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2]。体验式德育是主体处于某道德情境中,在原有道德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产生含有价值判断的新道德观念、情感、态度、行动的体悟过程。“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3]体验式德育具有亲历性、平等性、情境性、反思性等特征。

  体验式德育内容以学生日常生活为着力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活动体验为感悟载体,实现德育内容生活化。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源头,德育应来源生活并回归生活且指导生活实践。正如杜威所言:“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线]体验式德育把德育知识的讲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有机结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不再仅仅灌输道德理论,将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相融通,重视蕴藏于道德知识表层结构之下的生活意义,关注与所授道德知识息息相关的学生生活。体验式德育内容具有生成性、情景性、拓展性,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为学生预设好应形成哪些良好品质,而让学生在体验、对话中自己感悟。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虽然这是必要的),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在对道德范畴进行深刻的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线.体验式德育教学注重实践体验:以多样的体验实践为形式

  体验式德育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是“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主张教学不仅要传授道德知识,更要在体验中把认知、情感与行动统一起来。体验式德育教学形式多样化,包涵情感体验、实践体验、角色体验、自然体验、交往体验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种类繁多,道德教学课选用体验法、谈话法、讨论法、陶冶法、探究法等方法;教学摈弃单向灌输为主导的教学,重活动中体验、感悟、养成。体验式学习既是认知过程也是实践过程,在体验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实际的道德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的道德背景,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道德体验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与判断,成为一个自主的道德学习者。体验式教学重视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在与人际交往、模拟环境中体验生活,自主建构道德能力,从道德服从走向道德自主。体验式德育教学强调体验者的内心体验,注重主体在多种生活情景中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道德世界,体验的最终目的是使体验者以内化的道德指导自己的行动,进行道德实践。

  将道德教育过程由传统的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的关系转化为新型的主体与主体间的民主交往关系。[6]在体验式德育中,主体与客体在体验中互为主体,主体融入客体,客体趋向主体,彰显被遮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体验的亲历者和意义的建构者,教师不能作为道德知识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处于交互主体的关系中。学生不是简单装载德育知识的容器,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意义的建构者,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主体,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体验者,是在信念、情感导引下谋求自我发展的生命个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德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引导者、活动的参与者,在平等的氛围里与学生共同体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教学的创造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正在趋向于超越主客体,即彰显主体间性关系,师生两个主体在交谈、对话中完成教育任务,道德体验中的对话是人格平等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再是主从关系、正误关系,双方都是平等的体验者,只是双方承担的角色和责任有些许差异。

  体验式德育过程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实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既要把教育者所传递的道德信息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又要将学生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其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学生主体德性与外界的不断矛盾和冲突中不断自我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选择道德信息、进行道德体验、影响主体道德行为的过程。正如瓦西留克所说:“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老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7]体验作为道德认知内化的催化剂、主体情感的生长剂和道德信念的稳定剂,把道德过程中的知、情、意、行各个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诱发和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体验,加速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使道德行为由单一的意志行为变成意志行为和习惯行为的统一体。德育体验模式的构建重在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德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内心感受,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引导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深化对道德的理解,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整合,促进德育内化过程顺利运行。

  中小学德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实践是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德育体验活动应在学校、家庭、社区、乡村、大自然中广泛推行,德育体验包括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活动体验等类型。

  自然体验:随着都市化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变化,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渐少,体验德育应当加深学生对大自然、对农村生活的体验,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为学生体验自然创设机会,鼓励学生到农村、大自然体验学习,如定期让学生去森林、田野、山村、动植物园观察探索。生产劳动体验:劳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体验德育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农作物种植、集体做饭、捕鱼打猎、养蚕养鸡、采茶制陶等体验活动,在体验劳动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磨难体验:当今中小学生的忍耐磨难能力匮乏,学校、家长、社会应联合组织学生到困苦的环境中去体验艰苦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生存能力、坚忍意志,树立克服困难、积极生活的决心,如体验古老农村生活(挑水、生火、推磨、砍柴)、开设家政课(洗衣、做饭、扫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展“吃苦夏令营”、举办“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志愿者活动体验:通过志愿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公益、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观念,形成集体意识、关爱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志愿者行动包括维护交通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社会治安、扶贫帮困、环境保护、助残送暖、咨询服务、防火防灾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传统活动体验:通过建设具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来优化德育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内接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展书法、茶艺、雕刻、国画、戏剧、古典音乐等古典文化课程,参加当地民俗中的传统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尊重古典文化的历史与传统。

  创设情境,触发学习欲望:体验从获得感受开始,所以体验式德育首先要创设情境,为受教育者提供感受的场域,以触发其感受,引导其产生道德情感。在德育过程中,依据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关系,选择、创设具体的德育体验情境。通过故事叙述、环境模拟、图片再现、视频呈现、音乐烘托等方式,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他们的情感。

  唤醒体验,引感共鸣:“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8]导入已创设的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自主体验道德情境,利用已有的条件驱动其道德情感,捕捉多样的诱发唤醒线索,实现德育的情感共鸣与环境共鸣,唤醒内心情感体验,在个体亲身经历和同伴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感悟。

  平等对话,交流道德理解:引导者与体验者共同融入某道德氛围,双方在平等的氛围中敞开心扉,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对话氛围,进行开放式对话,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感,诱发道德体验,在讨论互动中获得体悟。正如米德所指“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线]在对话中,师生及生生之间可以真实地表述自己的感想,自由地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话激发其他人的思维,唤醒关于生活的回忆,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

  反思内化,提升道德境界:体验者和导引者在体验与对话后,进行理性思考与内察反思,最终生成自身的生态德性,以求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通过道德反思、切身体验获得的东西,才会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其自身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15.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25-31.[7]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在学校教育中,只有秉承构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德育理念,以现实生活为根基,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将德育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它涵盖了4个方面的内容:

  德育的目标要符合实际。当前学校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德育目标也偏离实际。然而,实际上德育的目的并不是掌握了多少道德知识,而是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之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正如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活之变化,使生活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同样,德育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为了促进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德育目标只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通过现实生活教育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入思考,并不断将道德规范内化,从而提升道德境界。德育与生活二者紧密相关,生活是德育的源泉,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符合实际、贴近生活的德育目标使人生日趋完善,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令人生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

  德育内容要源于生活。德育如果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只能让德育变成知识教育,让道德学习变成概念学习;相反,德育如果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真实存在的、触动他们心灵的事件,创设一个民主、自由、开放、有序的道德教育环境,就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德、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之前,头脑中并非是一片空白,学生受日常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熏染,已经形成了某些道德观念,有的甚至和我们的德育目标相抵触。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因此,学校德育不应该急于进行说教灌输,而是应当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的既有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对已有的道德观念进行梳理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人格涵养功能。

  德育主体应该是学生。传学校德育将学生视为“道德容器”,忽视了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合理道德需求的满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接受、认同并内化社会道德规范,且在一定情境下将其外化出来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就必然与主体的需要相联系。主体如果没有需要,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被认同并内化,更不会有自觉的道德行为。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合理道德需要的德育,实际上就是“目中无人”的德育。因此,在学校德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并尊重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积极主动、乐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道德发展主体。

  德育过程应该根植于实践。学校德育应当是以现实世界为依托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道德问题是确立德育主题的依据,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道德性问题和事件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德育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包括课堂教学,也要包括课外的引导,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找到德育与实践的切入点,不断将生活融入德育过程。同时,道德的学习不是专门的理论学习所能实现的,因为理论学习只能学到刻板的道德教条。学生在面临的各种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使社会道德规范不断内化到个体品德结构中,从而不断提高个体道德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德育主体必须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认识社会与道德,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生活的道德信仰,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的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在生活之中践行。德育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连续不断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开拓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人格和追求境界。

  目前,我市中小学主要开展了两类德育实践活动,一类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另一类是主题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课是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本班学生实际的成长需求,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主题实践活动是指学校在德育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德育理论,加速学生对德育理论的认知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深入实际采取的有利于学生德育观念形成的各种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这两类德育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的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在生活之中践行。

  现代德育观念认为完整的德行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这便要求个体不但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完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建构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需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系列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力亲为,实现道德的体验和感悟。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bsport体育登录、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说明人的品德和个性均形成于实践活动之中,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作用并改变着外部世界,也改变着自己。因此,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人格内外交流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道德领域中,活动尤其是协作式活动对道德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协作发展了相互了解、相互评价的能力,并在互惠的基础上发展了相互尊敬和公正感。他强调,活动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能培养“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形式,从而使其能够逐渐摆脱成人和外在的强制,真正执行通过协作得来的规则。”

  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活动更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而自我教育是衡量道德教育是否成功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功的重要标准。加强学校德育的实践性和活动性是德育的本质使然,也是解决学校德育工作

  锻炼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我们需立足现实,审时度势,面向学生,关注未来,构建“社会化、生活化、活动化”德育活动体系,实施体验、交流、务实、践行的价值引导方法,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德育活动的现实情境中学会自主选择、主动发展,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公民。

  德育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多种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等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行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协调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能正确理解德育理论,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极为广泛、极为丰富的。它不仅包括大学生自觉的道德修养活动,而且包括一切有利于学生正

  等。我国不少学者对此有所研究,如齐欣在《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中就以学生的德育活动课的内容性质划分为:学习性的德育实践、人际交往性的德育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自立自理性的德育实践。德育实践活动体系的构成内容应该包括了教学考察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服务活动、校园文明竞赛活动、日常行为管理、心理咨询调适等。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摆在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努力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活动模式,从而建立起成熟的健康持续发展机制。

  校园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及其物化的表现形式。大学校园文化在创建和谐大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内涵主要表现在教育和导向功能管理和规范功能完善和调节功能、审美和塑造功能、传播和辐射功能等方面。也即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驱动、规范和陶冶效应。因此,我们应着眼于整体,营造育人氛围,努力创建以校园文化为主导的德育环境。

  “主体—活动—发展”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是促使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培养实践能力的一种有益尝试。它强调了“德为先、生为本、知为基、能为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活动促进发展。

  德育的实践活动开展依靠的是学生饶有兴致的活动载体。我校的德育教育体系已形成多年,有学校自身的德育教育特色,德育的真正落脚点在学生的一日常规里。我校开展的“洁雅银行”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量身定做的德育品牌活动,这项活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奖励。每位学生人手一本“洁雅银行储蓄手册”,每天进行储蓄。学校在晨会课和夕会课有两个实施的平台:一是道德早间,由班主任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班级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道德储蓄;二是一日三省,由学生自主反思当天的行为习惯,把自己在学校、社会、家里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道德分值,存入“洁雅银行”。每周进行评比,凡是分值靠前的学生或者有进步的学生得到奖票,累计三张奖票便可换取一个榜样标贴或者一张德行光荣卡。每月进行一次结算,德行突出者最终获得个性化奖励,并在一定场合进行“消费存款”,如和校长共进一次午餐,和喜欢的老师合影,随意调换一次位置等。依照学生一学期内在“道德银行”内的积分值,划分为“金卡储户”“银卡储户”和“铜卡储户”三个等次,然后将其纳入到学生个人一学期的综合考评中。能够取得“金卡储户”资格的,才有资格参评“全优生”;能够得到“银卡储户”的,才有资格参评各个单项的先进。这样通过层级奖励的方式,让学生有拼劲有盼头,同时也给后进生一个进步的空间,呈现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之态。相信在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对小学生开展生活教育,要按照生活教育的思想对其开展德育工作,探索出在小学开展生活教育的基本模式,总结出生活教育的目标、原则、实施方法等,为在小学德育开展生活教育积累实践经验。由此,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形成,是加强德育的良机,也是实施行动德育的手段。学校组织各项学生活动,如走出校外献爱心,去敬老院慰问,为社区打扫卫生,为创建文明城区争当宣传员,为白血病患者捐款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自己的温暖普及社会,将文明带入社区,不仅增长自身阅历,还锻炼了自己。同时继承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早餐”———每周一在升旗仪式上由各文明班级轮流派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学校还设有“红领巾广播站”,丰富德育活动的阵地。同时结合学校、班级的文化,让学生参与黑板报、学习园地、室外墙裙、橱窗等的布置,将德育幻化为接近学生的最贴切的活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在接受健康文明的德育教育中,塑造自身文明行为,强化了健康文明的习惯。这样将生活教育的理念融入平日开展的德育活动中,更加重视小学德育中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德育与生活、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活教育思想倡导以育人为宗旨,我校在德育建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动丰富的德育活动之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以展演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德育为载体的校园文化,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机制的开展,推进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让更多学生在活动为载体的熏陶下,提高生活情趣和人文素养。如“六一”艺术节、“七彩童年”科技节、“亲子同乐”运动会、“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主题队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切实将德育教育融入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此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以生活教育思想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坚持以学校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展示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学校德育的良好发展。bsport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