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心理健康幼儿德育活bsport体育动(精选5篇)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9-20 23:33

  在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影响是巨大的。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总喜欢模仿别人的行为和动作,但他们因为年龄尚小,是非判断能力还比较弱,无论别人的行为是好是坏,他们都会模仿学习,而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最高,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是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为幼儿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他们在良好的模仿内容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培养一个人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这对于幼儿一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把幼儿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好孩子,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但要实现这个心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的去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才可能逐渐形成。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可见,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主要途径。遵循《纲要》理念我们应抓住一日活动中每个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环节,将德育有机和谐的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

  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其影响是巨大的。我园每学年都要举行“童心颂祖国”歌咏比赛,歌颂祖国的经典诗词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的绘画比赛。在教师们真实的、健康的情绪感染和指导下,幼儿熟悉了可爱的家乡,熟悉了伟大的祖国,了解了家乡、祖国各地的特产,这种强化式的隐性渗透教育从而自然的激发起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建设家乡、振兴祖国的种子,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为了增强德育工作效果,我园还开展一些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比如“礼仪之星”“孝敬感恩教育”,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从中明白哪些是好行为好习惯,该学,该做,哪些是坏习惯坏行为,不能学,也不能做,如何做能够成为一个“好孩子”“礼仪之星”等,使他们真正懂得行为规范、能够辨别是非,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幼儿有不收拾玩具的习惯,如果教师一味批评,效果不会很好。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尽量多用表扬少用批评,要留心观察每一个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经常把那些有好行为好习惯的幼儿或有进步的幼儿提出来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不仅会增强那些受到表扬的幼儿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今后会继续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其他幼儿看到同伴得到表扬,也会向他们学习,积极做出好的行为表现,以求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这种相互学习、争先恐后的激励机制中,具有好行为和好习惯的幼儿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德育教育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每周一次的园长值班工作中,我都会适时实地观察和亲临一线班一二十分钟。有一次正好是吃完午餐我转班到大三班时,我发现班里嘉信和杨威然等几个幼儿特别爱帮老师收拾餐具、打扫卫生,他们那一个个热爱劳动的身影真是可爱极了。虽然他们因年龄太小,打扫得不太干净,但我就抓住这个机会代保育老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他们的好行为,也表扬了他们那种热爱劳动、乐于做事的好思想、好行为,并趁机和保育老师一起教会了孩子们收拾碗筷、桌椅、扫地拖地的正确方法。结果后来班里的老师反映说有许多小朋友在餐后都争先恐后地帮着老师收拾餐具、擦桌子、叠凳子,甚至拖地、扫地。后来我还把自己的这种做法在教师大会上和每位教师分享也得到老师的支持。

  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随机教育。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括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总喜欢模仿别人的行为和动作,但他们因为年龄尚小,是非判断能力还比较弱,无论别人的行为是好是坏,他们都会模仿学习,而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最高,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是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为幼儿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他们在良好的模仿内容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比如我们在教育幼儿吃饭不挑食时,自己必须要做到不挑食,还要告诉幼儿各种菜肴的营养和对长身体的重要性,切不可当着幼儿的面把自己不喜欢的菜扔在垃圾桶里。我们在教育幼儿对人要有礼貌、说话要讲文明时,自己在与同事、幼儿及家长相处、交流之际一定要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切不可说脏话,或做出不文雅的动作来;我们在教育幼儿要学会关爱他人时,自己要从热爱幼儿、关心同事做起,切不可对幼儿冷若冰霜,对同事漠不关心。

  因此,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表现在幼儿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以身作则,树立起幼儿学习的榜样,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模仿学习,有利于幼儿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跳绳是一种体育锻炼,也是一种很适合儿童的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属于健康领域。但是在这个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用心地挖掘其德育素材,掌握德育契机,让“蒙以养正”得以充分的体现。

  跳绳是一种需要上下肢体共同配合的游戏,它既可以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同时,跳绳比玩球困难得多,要学会,对于幼儿来说并不容易。有部分幼儿尝试几次不会,就容易放弃。老师就要抓住这个时机,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练习、再练习,除了教给一定的方法外,对其适时地引导“不放弃”,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要想学会跳绳,要学会正确的方法。首先要选择一根合适的跳绳,要让孩子们了解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跳绳,还要让孩子学会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跳绳:一是因为幼儿两臂力量不够大,所以要选择容易摇起来的绳子;二是因为孩子在不断长高,所以要选择可以调节长短的绳子,为了经济实惠,可以选择不带摇把的;其次,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判断绳子的长短是否合适:将绳子对折,其长度要从腋下到达地面,才算标准。

  一是观察与感知:先看看老师怎么跳,会的小朋友怎么跳,感受其动作的协调、节奏的配合等。二是徒手模仿:手脚配合,速度不宜过快。三是持绳实践:跳绳两端要握在两手掌心,双臂前平举与身体形成90度夹角德育活动,绳的中段勒在腿窝处,将绳绷直……四是反复练习:先让幼儿边拍手边跳,然后随着节奏跳。继而空着双手,按照已熟悉的节奏,双臂和双脚模仿跳绳的动作。然后,引导幼儿学习甩绳。先把绳子的两个柄都握在右手里,开始由后往前挥动绕圈,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左右手轮流,依次反复练习。接着,练习先甩绳,后起跳。先将绳子从身后向上举起,往前甩到地上后,再将绳子往自己的脚下拖动,当拖到双脚前面时,双脚一起向上跳,双手将绳子往后拖到身后。整个过程,老师的指导语言要简洁而准确,让孩子感受到正确方法的重要性。

  当孩子学会单人跳绳后,老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尝试更多的跳法。比如双人跳绳、多人跳,由成人摇绳,孩子和成人一起跳,也可以让一些人跳,一些孩子来数数,还可以由两个人一起摇大绳,其他孩子在中间跳,另一些孩子来数数。这更要求三者之间配合默契。再者,同伴的互助给老师减轻许多负担。请“小老师”是运用同伴互助力量的好方法。在学习过程的一开始或结束时我们经常请一些领会较快的孩子当“小老师”来谈谈自己的W习经验,充当示范。“小老师”不光有面向集体的,还有个别“一对一”的。在跳绳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幼儿由于学习进度慢往往会缺乏信心、缺乏动力,老师就为他找“一对一”的小老师,而且固定,每天督促练习,效果也非常明显。

  跳绳虽然是一种极安全的运动,极少发生运动伤害,但老师也应该把安全意识与自护理念贯穿始终。一是要选择适当的场地,最好选择有弹性的地面;二是穿着适当的服装,不要穿有流苏或钉饰的鞋,最好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穿软底布鞋或运动鞋,三是跳绳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和脚踝处。

  跳绳的收纳,比起其他的运动器材,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收纳不好,下次使用时会因相互缠绕、打结而产生许多麻烦。所以,老师要引导小朋友正确收纳跳绳:把两端合并,留出10公分,其余部分折回来在这10公分上缠绕,最后剩余的圈,用力套上去,然后整整齐齐地放回箱子里。经过长期的训练,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整齐有序的规范行为方式。

  总而言之,跳绳作为幼儿园的一项常规性体育活动,我们可以尝试,让一根小小的跳绳,通过我们的指导,通过我们的用心,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跳绳,还能用绳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投弹过河、抬轿子、包围敌人……通过系列的活动使孩子们无论是体质还是智力、交往、分享、意志、安全意识、规范意识等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一项体育与健康活动,成为德育渗透的好载体。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幼儿期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大,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现在有很多孩子不懂礼貌。所以,我们通过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比如春节家里来的客人多,要教育孩子客人来了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孩子,教育他们见了客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大人工作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家长说话时不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未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等礼仪常识。

  每周升旗仪式、参加重大节日活动时,我们要求教师、孩子穿着整齐的校服,这是让幼儿明白在重要的场合统一着装、校服整洁、干净,举止大方、得体也是最基本的礼仪之道。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百般宠爱,却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一切关爱在他们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首先我们要向孩子灌输尊重长辈,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观念。让孩子明白尊重是一种美德,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抚养是很辛苦的事,要让孩子珍惜这份爱,要求孩子也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父母要给孩子做好表率作用,在家庭中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深切感受这种尊重给整个家庭带来和谐的气氛,而自觉去遵循这条原则。父母还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如何感恩的故事和知识对孩子进行熏陶,使他懂得尊重比他年龄大的人是他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当孩子对家中的长辈,老人或父母不尊重和不礼貌时父母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严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 我们开展了《我的好妈妈》主题活动,通过谈话了解了三八妇女节的来历,音乐活动中学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语言活动中教幼儿朗诵了《别说我小》,在美术活动中制作了《送给妈妈的礼物》,游戏活动中组织了《找妈妈》等,为妈妈庆祝节日。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了 妈妈抚育自己的辛劳,懂得了爱妈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让孩子从小懂得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给予爱,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爱他们的妈妈,因爱而感动,因感动而行动,让爱伴随着幼儿健康成长。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品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观社会出现的品德问题来看,就是品德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幼儿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品德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学,就必须重视品德工作,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德。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全面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膨胀,而品德教育作为反映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品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面型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品德教育在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强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

  (一)教学活动中忽视品德教育。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全班,甚至是全园的幼儿而进行的,然而就当前幼儿园教育来看,教育重心依然是在文化知识的教育,注重的是教导幼儿识字、数数,注重技能的教育,而对品德教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错失了品德教育的好时机,

  (二)游戏活动中忽视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幼儿来讲,他们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展游戏活动符合了幼儿的性格特点,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投入到教学中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快乐。然而就目前来看,游戏活动中根本就没有渗透品德教育,不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三)生活中忽视品德教育。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比较好奇,接受能力也较强,这个阶段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最好阶段。然而就目前来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大多是采用那种生硬的说教方式,教师没有及时的纠正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一)提高品德教育的认识。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对品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品德的好坏反应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好的品德也是我国现代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故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品德教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必须结合幼儿园教育特点,全面渗透品德教育,提高品德教育的认识,除了要注重幼儿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从小打好基础,进而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教学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性活动,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品德教育教学环境,要在幼儿园内张贴幼儿喜欢的图画,让幼儿感受到欢乐;其次,教师必须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要融洽消除,教师要主动打入幼儿内部,与幼儿交朋友。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多给予幼儿帮助,要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帮助。

  (三)游戏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好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特点组织合理、科学的游戏活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告诉幼儿,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如何去进行沟通。如在游戏的过程中,当自己犯了错误,导致整个游戏失败bsport体育入口时,要教导幼儿说对不起,争取他人的原谅,对于其他幼儿,则要教导他们增氧善待他人,要介绍别人的原谅。

  (四)生活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日常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第二课堂,幼儿的日常生活占据了幼儿园教育的大部分时间,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就必须注重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要教导幼儿懂得和别人分享,要团结友爱。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进而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五)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师作为品德教育的执行人,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在幼儿园教育中进行品德教育。为此,幼儿园必须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对内,不仅要加强教师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同时还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外,要聘请专业的幼儿教师,壮大幼儿园专业教师队伍,为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提供保障。作为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在执行教育工作时,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幼儿要有爱心,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进而引起幼儿的共鸣,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现bsport体育入口代社会里,对品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品德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品德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优良的品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都可以渗透品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重视幼儿园教育的品德教育,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渗透品德教育,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1]张冬梅,姜珊珊.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3,10:133-134.

  [2]李盼.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4:108-109.

  [3]张艳.试论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1:92.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幼儿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注重环境对幼儿品德养成的适宜性是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适宜性环境的设计和创设来创造适合幼儿品德养成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幼儿的各种行为。当然,幼儿园不但要注意园内大环境的设计,而且活动室的布置也应该体现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首先,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非常重要。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养成都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应把幼儿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虚心倾听幼儿的谈话,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在平和、平等的民主氛围中自然形成良好的品德。

  其次,幼儿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师德修养,争做幼儿品德学习的榜样。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偕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

  道德行为是由一定的道德情境因素引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幼儿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他的道德行为及其效果表现出来的bsport体育,只有幼儿产生了道德行为,其品德才会具有社会价值。因此,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幼儿的道德行为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经过 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道德行为的重要时期,为了有效地训练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需要注意: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不良行为的机会;提供道德行为训练与实践的榜样,让幼儿进行模仿;促进幼儿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通过活动使幼儿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各种有益活动使幼儿在有意练习中明确练习的目的与阶段要求,要不间断地进行练习;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品德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将道德行为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实践,经常培养,反复教育,逐步养成好习惯。不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幼儿友爱、谦让、互助、热爱集体的情感。

  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处事之中。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在日常的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与同伴及成人自由地接触和交往,培养幼儿在来园、盥洗、午餐等各个环节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教师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深入幼儿生活,善于抓住时机,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总之,要将品德与日常生活有机密切结合起来,善于抓住各种活动中的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灵活的运用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教育是对幼儿的一种有目的影响,幼儿品德养成教育更是如此,由于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二者一定加强配合,争取教育一致,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增强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效果。

  (1)幼儿园善于利用家长资源,推广有效的幼儿品德养成教育做法。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建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从而构建幼儿园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平台。幼儿园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形式向家长传授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有效做法,善于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把典型家长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让家长教育家长。经常举行家长教育经验交流会,给家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在切磋中开阔眼界,在学习中提高认识。

  (2)组织多样化的家园合作活动形式,促进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品德养成教育幼儿园可以根据情况,从本园的实际出发,组合各界力量,组织各种形式的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和开展集体性和小组性的家庭活动小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幼儿和家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品德养成教育内容、生活作息、程序与课程,使家长能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幼儿园的活动園标等,促进家长对幼儿园的品德养成教育工作的主动配合。

  幼儿的品德养成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行难以形成。幼儿品德养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一生发展的起点。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1]郭玉秀.幼儿园大班品德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