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课程建设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2-04 18:55

  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学校育人目标统领下的学校各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它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标志。当前学校课程建设要求结构从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学生成长路径从单一走向多元;资源从单纯关注课程层面走向更广泛的教育层面。课程建设是提升学校品质最重要的途径,学校品质的提升必须依托学生每天接触的课程才能有效地推进。

  基于此,笔者提出“心动课程”建设的设想。“心”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个层面是人的肉体所包含的“心脏”器官,另一个层面是指人的“心灵”。本研究中所指为后者。

  笔者认为,真正的教育应源自学生内心的触动,把孩子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其成长为自己。因此,学校办学特色也定位为:心动教育。鉴于此,我校课程建设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心动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向。所谓心动课程是指为充分满足学生需求,触动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形成的学科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的“心动”项目课程、有“心动”趋向的系列活动课程和注重互动参与且有“心动”效用挖掘的潜在课程。

  基于对“心动”和“心动课程”的理解,并在对学校历史、现状和对现代教育理解的基础上设立了学校未来发展愿景,确立了“建设西部大型优质品牌学校――在全区有示范性,在全市有良好声誉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小学”的办学目标。基于此目标,我们提出“激活生命智慧,创造心动奇迹”的学校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第一道“筛子”。

bsport体育:课程建设

  基于学校办学目标和理念,根据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是道德存在的基础,道德修为的高低决定智慧的近与远的内在逻辑,学校确立了要培养“健、雅、慧”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健”指的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并达到身心两健,实现学生对自己、他人生命尊重的观念;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热爱生活,能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雅”是指培养丰富、高贵的灵魂。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文化视野和国际意识;“慧”是指培养活泼、智慧的头脑。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意识,强烈的好奇心和能独立地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都需要通过课程为中介来实现。实际上,课程本身就可以理解为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把教育理念和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进而用来指导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这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议程。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准则。一般认为课程目标包括“内容”和“行为”两个方面。因此,我们的心动课程目标设置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动课程的内容目标: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构建和完善基础型课程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展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以完善和提升学校课程整体品质,达到“慧”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心动课程的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包括思维和身体两方面,并以探究型课程为“启智”“高雅”行为,以拓展型课程为“身心两健”之依托,实现对学生的人生导引、文化培根和智慧启迪。

  在心灵哲学指导下,要实现“激活生命智慧,创造心动奇迹”的心动课程理念和“健、雅、慧”的育人目标就需要由相应的课程系统作为支撑,形成与育人目标相对应的课程结构和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结构 基于“健、雅、慧”的育人目标,学校心动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三大部分构成,三者是有关联的和互动的有机体。心动课程结构示意图见图一所示。

  这三部分课程的具体内容将指向这样一些内容。基础型课程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设定,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促使学生均衡地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生打下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学习中更具有参与的基础和创造。拓展型课程仍基于课程标准,涵盖德、智、体、美四个领域。一方面是满足所有学生均能接受的规定拓展学习,拓展项目来源于对国家课程的深度思考与挖掘,是对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与完善;另一方面,是充分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的自选拓展学习,拓展项目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探究型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实践与探究。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中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综合能力,也能作用于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采用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课程设置 为了创设适合学生发展教育,让学生自觉快乐地学习,学校目前首期研发了10个基于国家课程的基础型项目课程、46门拓展课程和五大领域的探究型课程。具体安排如图二所示。

  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授课方式让充满求知欲、活泼而又灵动的学生感受拓展型课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随着学校学生总数的增加,学校将开设出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选修课程。

  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都是为课程实施做准备,而要想切实落实各模块课程与课程管理分不开。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管理和实施环节做具体阐述。

  学校心动课程建设管理思路 一是“稳中求进”的思路。学校的改革,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没有准备好就匆促上阵的。所以,在做好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后,要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规划,分期推进、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分层展开。这样的操作,有如下几点好处:积累了一些经验;培养了一支团队;形成了一种机制;孕育了一种文化。二是“重点突破”思路。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强调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突出丰富可选,突破重点。基于西永一小师资与硬件实际,集中力量建设数学、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德育活动、信息技术等几类课程,力争三年内产生1-2项区内一流、市内有影响力的课程。

  “项目制”学校心动课程建设实施过程 首先,建立“课程项目制”制度。这里包括两个主要实施策略:一是以学科大组、年级(段)学科组、学科教师三类课程项目申报主体,进行课程项目申报;二是采用有效的运营机制(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善(PDCA)循环系统),努力实现课程的全面、均衡与可选择性,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其次,实施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和建立学术委员会。积分制度主要包括将教师承担课程项目建设纳入积分制,提升科研在工作量考核中的比重,以推动学校教师投入课程建设的热情。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研究基础上成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要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项目审定、过程督导、成效评价,及其他学术成果的审定,以此来达到公平、公正和专业化。最后,开展基于学校课程建设背景下的课题研究。为推动心动课程建设,也为了促进学校教师整体的专业成长,学校设置了关于“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实施研究”“在角色体验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践研究”“小学音乐口风琴校本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等9个教师成长课题。这些课题都是紧密结合“心动课程”建设而开展,是心动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课程是核心、教学是重点、评价是关键。离开了教学和评价的课程,它只不过是冰冷知识的堆积而已;离开了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学校配套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评价要求。

  学校心动课程评价原则 心动课程评价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情感触动原则,要求课程能与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已有基础相适切。身体行动原则,要求课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行动,主动参与,激活潜能的发展。思维灵动原则,要求课程能激活生命智慧,创造心动奇迹。

  通过增加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主动搜集材料,与教师课件形成互动,双方讨论较多,由此实现课程建设上的良性循环。其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网站的建设是今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的理论仅是一种必要性辅助和参考,学生才是主体。网站建设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学生之中展开调查,并且结合学校情况展开,是一项长期课程建设工作。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课程建设中,我们还需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建设上努力,一方面减少课堂中的各种废话,另一方面加强实际案例分析,让课堂教学犹如实际工作一样,告别之前的枯燥、无聊。在课堂教学环节建设中,可首先进行课程章节编排,不要完全按照教材指示做,而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之前知识掌握决定。之后,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必须保证实际案例的大量分析。例如,介绍微生物营养类型时讲述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的特点,并引申出炼油厂废水处理工艺顺序,将微生物营养代谢特点与相应工艺流程结合起来。又如讲解微生物的鉴别培养基内容时,以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视频为例,不仅使学生掌握鉴别培养基的组成及鉴别原理,而且了解水质检测的基本操作。最后,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和应用能力。

  面对社会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类型人才的需求,实践工作中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建设的必要环节。本文认为,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中还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校方可与一些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企业相互联系,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内部或者一些产品制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运用方向和研究方向,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找到符合自己的职位,对今后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积极意义。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应在日后课程建设中当做重点对待,且不应贸然地联系企业或者实习单位,应在充分调查研究后决定,减少学习阻力。本文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展开讨论,从现有课程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增加了一些挑战,但更愿意用自己的所学所用应对挑战,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相关院校还成立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小组,不断研究与分析,如何才能促使该课程更丰富,该举措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相信日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课程建设及实践方面,能够获得更大的教学成果和更多的人才。

  课程组重视教学改革,组织教师进行CDIO工程教育改革和实施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CDIO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设计为了实现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教育目标,课程组根据CDIO大纲和标准,改革传统课程大纲的内容和结构,设计了CDIO课程大纲模板,再此基础上结合软件工程课程实际,在学科知识传授、个人能力与职业技能、团队与沟通能力、系统建造与调控能力四个层面系统地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及实现途径。2.教学方法改进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软件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过程的特点,确定CDIO教学框架下的教学模式、支持活动、目标实现方法,并针对软件工程不同知识单元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的组合式教学模式,包括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启发式教学、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教学方法。3.教学内容的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师指定的教材,教学内容局限性大,知识更新慢,与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课程组将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和企业界最佳实践引入课堂,使其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将课程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形成特色,并通过专题讲座将反映学科前沿的新观点、新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现代软件工程发展动态和面临的挑战。4.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课程组按照CDIO教学模式的要求,对传统实践环节实施工程化改造,通过课程实验强化个人与职业技能,基于角色的团队项目活动来实现工程能力、协同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完善生产实习制度,为学生提供在软件企业进行实习实践的机会,建立起课内实验、课外团队项目实践以及生产实习三级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5.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估系统进行改革,实施多元化综合评价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包括考试、实验、项目实践、研讨报告等多个要素。课程组通过强化对工程设计档案、作品和报告等这类基于学习结果的考核,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不仅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考查学生跨学科的学习能力、设计才能、创造力、领导能力,使学生们变得更有责任感,由此引导他们学习态度的转变和技能的进步。6.主动学习环境的构建通过建立课程网站,实现了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采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软件工程教学网站和CAI课件,建立符合软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开放性教学环境和主动学习支持环境。

  课程组近年来引入先进的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构建了课程建设网站和专题教学网站。学生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访问相关学习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在线测试、下载资源等多维学习活动。经过几年的运行,学生从参与创新活动逐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教学成果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建立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教师进行多元化教学网站建设,研制软件工程专题学习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交互式教学环境和软件工程共享资源库,开辟技术文档中心、UML专栏、CASE技术、ALSD技术、资源下载、在线教学等六大板块,还为用户提供信息反馈的留言板、聊天室,以及能够发表自己经验及各种意见,进行专题讨论的技术论坛。下载专栏提供了CASE工具、资料文档、实例与试题、其他资源四大类下载分类,其中包括软件设计文档标准、软件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IEEE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EI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Java编程规范等编码标准、中英文案例文档、讲稿、试题、作业等教学资源的下载功能。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网上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与软件工程相关的书籍、网站,供学生进行扩展学习。教学网站的创建使学生能够在INTERNET网上进行学习,而不受到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课程组教师研制的精品课程网站和软件工程学习网站提供教学大纲、教案、电子教材、CAI课件等丰富的教学媒体资源。丰富的教学内容资源、交互式CAI课件和教学网站的有机结合,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

  教学媒体是构建任务驱动学习环境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先进的工具和手段。除了提供传统课件所具有的知识点内容外,还提供了多个任务实例的动画演示,特别强调了交互式练习工具的提供。学生首先通过任务实例的动画演示获得基本的知识,然后使用交互式练习工具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交互式CAI课件为学生实施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的任务驱动学习建立必要的支撑环境。课程组是针对重要,以及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些概念和知识点,开发交互式课件2套:用户界面设计CAI、软件工程CAI,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此外,对现有多媒体课件进行求精、挖潜、规范化、统一化,使多媒体课件成为既适合课堂教学,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资料。

  1.教学方法软件工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要求学生在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样注重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在解决实际软件开发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以致用。本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还要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此,笔者推行“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软件技能培养为核心、以项目实践为载体”的CDIO教学模式以及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上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的组合式教学,积极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完成任务中进行主动学习,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学以致用。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在教学实施上,笔者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研讨报告、课内实验、课外实践、生产实习五大环节:(1)课堂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在教学组织上,将软件工程的理论分为软件产品与过程、管理、传统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学等四大块内容,通过生动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软件工程基本概念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在讲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讲授如何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讲授方式采用概念讲授、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学中做”组合式教学模式。(2)研讨报告作为重要的考核环节,主要安排学生汇报英文案例研究和团队项目实践的学习成果,对软件项目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展开讨论。通过热烈讨论交流学习中的有关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效果。(3)课内实验是为了巩固课内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安排4个课程实验“小任务”和一个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小项目”,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应用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开发工具。提高编程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与职业技能。(4)软件项目通常是由一定规模的项目小组来完成的,软件工程师不仅需要完成个人的工作任务,还需要与项目组成员协同工作才能完成任务。所以课后团队项目实践对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外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沟通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开发系统的能力。做法是布置课外团队案例分析和项目开发实践任务,将学生分为5~6人的开发小组,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一个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软件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和活动,以及团队合作的各种角色和任务,让学生熟悉团队开发的基本模式,获得协同开发的经验。在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员需要与项目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反复沟通以确定需求;项目组内必须定期自行组织召开协商会议,就项目进度、模块接口等管理与技术问题进行非正式的沟通和磋商;每个团队需在课程结束前提交规范的项目文档报告,并准备2场研讨报告。通过完成工作量不小于150个小时的项目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有压力,有紧迫感,综合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开发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主动学习,践行“做中学”,强化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5)软件工程理论抽象,内容广泛,综合性实践性强。为了解决在校生缺乏企业和社会背景、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的问题,学院与太极计算机公司(信息产业部第十五研究所)合作建立起校外软件工程实习基地。所有学生须在该基地开展为期1周的软件工程生产实习,了解IT企业的真实环境,获得软件工厂和企业系统开发流程和软件“黑盒”测试的实际体验。本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软件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过程的特点,确定CDIO教学目标框架下课程教学的阶段划分、教学模式、活动、目标与方法,并根据课程知识单元的教学特点,选择各个知识单元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各门课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的组合教学方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实验并收集教学效果的实验数据,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课程组充分发挥教师的计算机特长,有效利用互联网环境,开发在线教学及资源下载网站,实现教案、课件、辅助教学素材的共享,以及在线学习、作业提交、练习等在线功能,为师生提供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3.考核办法有效的考试与评估系统可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技能的进步,对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强化对工程设计档案和软件设计作品这类基于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价,不仅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考查了学生跨学科的学习能力、设计才能、创造力和领导能力。为了切实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笔者开展考核方法的改革,加强学习效果的检查,保证教学质量。改革传统闭卷考的单一考试模式,采取期末考试、实验、平时表现、研讨报告与“大作业”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评方法,将学生完成实验和“大作业”的文档、报告、软件等实践成果作为考评内容,并加大在总分中的比重,通过学生之间互评,教师上机逐一检查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确保“大作业”的完成质量,同时提高考核方法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考核方法为:第一,课程总评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考试、实验和平时成绩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考核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40%、20%和40%。第二,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的理解与应用。第三,课内实验主要考核实验过程(20%)和实验报告(80%)。第四,平时成绩的考核由课程小作业(10%)、大作业(70%)、出勤(10%)、研讨报告(10%)四部分构成。其中大作业的考核成绩由资料收集大作业(20%)、英文案例研究大作业(20%)和项目开发实践大作业(30%)的考核成绩累加而成。研讨报告有2个,各占5%。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组教师引入国际先进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特点和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实际工作经验,实施软件工程CDIO教学模式,深入浅出地讲授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理论,强化实践教学,强调课程知识模块间有机联系和综合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双重目标的实现,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职业技能、人际交流能力以及CDIO系统建造与调控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成效显著。

  作者:刘建宾 郑丽伟 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自身领域问题的能力高低,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备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Visual FoxPro(简称VFP)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操作性强,数据处理的概念直观明了,非常适合非理工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的需求。目前,“VFP程序设计”课程成为江苏工业学院全校非理工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之一。我校“大工程观”理念下的学生培养目标是:一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具有综合的知识背景及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三是具有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针对非理工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建立大工程观”和“工程集成教育”的教育理念[1],我校“VFP程序设计”课程也进行着教学改革,“VFP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于2008年获得了江苏工业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特别是非理工类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次,非理工类专业学生往往将计算机看成一种工具而非自身的兴趣所在,更非其职业追求的目标。再次,非理工类专业学生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将来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

  一般针对非理工类学生的程序设计教学方式仍然是“传授知识”型的,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

  态,缺少自主思考,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的知识在不长时期内可能就会淘汰殆尽。课程考试大多以闭卷笔试为主,一张试卷就决定学生的成绩,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注重课本理论知识而轻实践的状况。

  “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是明确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把主要精力用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2]。非理工类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是为了学以致用,提高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自觉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并注重用计算机解决学习、科研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

  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进行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广泛调动广大教师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一线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人才结构,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是江苏工业学院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之一。

  作者简介:顾晓清(1981-),女,江苏工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杨长春(1963-),男,江苏工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应用技术;薛磊(1969-),女,江苏工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和数据挖掘。

  针对非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设立相应的课程体系,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VFP程序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三大模块。它虽然是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但又不同于其他高级语言,突出应用是在数据管理方面。所以教师应该先讲授数据库表的操作,以数据处理为主线讲授对关系型数据的组织,如数据库文件和数据表文件的建立、管理和处理,这是最典型最基本的内容,让学生树立以数据处理为中心的观念。第二,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将这三大模块割裂。我们建议将三大模块合理地穿插对比讲解,这不仅能使学生将所学内容前后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方便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安排,使学生每一次上机都有明确的实验任务。

  本着以上指导思想,我们修订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等一系列教学文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师生转换教、学的重心。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教学内容要结合项目所需进行讲解,让学生从完成项目的角度主动去学。“综合”和“实践”是大工程观的主要内容[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一个实际的管理系统贯穿始终。第一次课上演示图书管理系统,教师告诉学生这个系统就是用VFP开发的,它由几个功能模块构成,要实现这个系统需要哪些知识,对应本课程哪些章节。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明确课程的学习目的与目标,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每次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实现、完善这个系统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用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大工程观”教育背景下,创造和创新能力是工程教育的关键。对同一个项目,实施的方法可能不同,教师应让学生在项目中发展个性,创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老师可利用课堂授课期间或网络课堂展开方法和技术的讨论。在讨论中,老师主要起牵引、组织和控制的作用,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该项目的解决方法,筛选解决该项目问题的最佳途经。讨论课结束时,教师根据讨论情况总结讨论内容。

  VFP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形形的命令及属性设置操作很简单,教师在多媒体教室的讲解学生都能听得懂,但是综合起来什么也做不起来,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兼顾并重的教学理念。为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我们改进了实验内容和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本课程共设置25个实验项目,考虑到教学计划课时,分为计划内、计划外必做和计划外选做三种类型。这种实验安排既能满足多实验学时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另外,我们注重实验项目的设计,不仅设计了基础和验证性实验,促进学生思考,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实验“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建立一个完整的后台数据库;“表单综合设计”实验

  要求学生运用表单控件的知识、SQL命令及编程技巧设计一个较复杂的具有统计查询功能的表单等。我们还在实验中安排了“试一试”和“思考题”等内容,避免了“按部就班、机械操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VFP程序设计”课程结束1~2周后,教师安排一周20学时的课程设计,并由专任老师指导。“大工程观”要求学生在新的教学组织里广泛地接触不同专业,并了解各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打破了大学专业之间的隔绝状态。教师结合各专业的特点精心选题,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开发一个小型的VFP信息管理系统,例如教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题目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不但锻炼学生的应用编程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已初步建成了以“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参考资料”三个层次组成的,“文字教材+网络教材”相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教材体系。现已编写出版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基础教程》、《Visual FoxPro学习辅导与上机实验》等教材,均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受到广大学生及同行的好评。

  此外,每一位授课教师都建有“网络课堂”,提供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自测题库”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教学资源,得到教师的远程指导,进行各种学习交互讨论,参加在线测试,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2008年学校“网络课堂”建设评比中,“VFP程序设计”获得了一等奖。

  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判,力求全面客观衡量教学真实水平。将平时与期末、理论与实践、学生与教师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多元化综合考核。近年来,我们实现了统一学时、统一命题、统一考核、统一阅卷等统一。为保证试题的质量,组织教师研制了一套题型丰富、题量适中的试卷库,并定期进行更新与维护,实行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原则。为了使考核结果真实有效地反映出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课程考试实行全校统考、教考分离、流水阅卷。

  建立适应“大工程观”的“VFP程序设计”课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与其他课程进行衔接和配合,还需要不断通过深化改革。我们将对照国家和省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在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努力使本课程的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1] 赵婷婷,买楠楠.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4(6):94-101.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远程教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课程是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教育部先后启动、实施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目的都是为了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资源紧缺的现状。现今,全国各高校都已开始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课程的开发,我院也在2011年搭建了统一的网络课程建设平台。因此,本网络课程是基于本院网络教学平台而建设和实践的。

  《网络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连贯性都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主要是以程序设计为主,学习程序设计的方法,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因此特别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目前的高校学生普遍存在较大的群体差异性,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认知水平、能力层次参差不齐,若以统一的要求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势必会给教学的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进而使得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课时又非常有限的现状和学生群体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等状况,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时候单纯利用课堂时间明显严重不足,很多知识都只能点到为止,不能详细展开,特别是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这一块,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留下遗憾和不充分。因此,弥补这种遗憾和不充分的有效方法就是需要一个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料和学习材料,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地学习,另外网络教学平台还提供了网上答疑和学习论坛等工具,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快,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必须的。

  《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建设要实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课件及讲义,并完成6个教学资源库:教学课件资源库、课程案例库、教学视频库、试题库、课程作业库和参考资料库的建立与建设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课程平台并完成各种课程资源的查询与下载、实现网上自行测验、实现网上作业的提交等环节,此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网上答疑和学习论坛与教师进行很好的异步双向交流。

  课程资源部分:参考文献、视频资源、作业习题、在线 《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建设的特点与创新点

  《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在设计教学时,特别注意了信息资源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教学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

  教学课程在选择、组织、表现上做到了课程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以教学单元为依据并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都有如下几个部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及答案)、上机练习题(及答案)、作业(及答案)、相关教学视频、参考资源等。

  本网络课程提供的导航方法有课程结构导航和文件结构导航按钮两种导航方式,这两种方式都通过建立目录索引的形式,让学习者了解网络课程的信息结构,直接到达所需要的学习页面和想访问的各种资源。

  另外整个页面导航按钮采用淡黄色字体颜色,具体展开的资源文字采用暗红色字体颜色,色彩和谐且色彩分明。

  《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完整和完备,对日常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扩充。特别是教学视频资源,一共有30个分章节目录的视频资源,涵盖了该门课程的全部难点内容,视频中涉及的案例比较具体并且具有代表性、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视频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逼真的学习情境,创建了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习者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学习。

  另外由于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点到为止,不能详细展开,特别是案例教学和上机实训这一块,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留下遗憾。弥补这种遗憾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登陆相关学科的网络平台进行再次深入的学习。本网络课程建设的案例资源库中,每一章对应相关的授课内容都有大量的案例在线。本项目的作业练习资源库中,有大量的实训练习题目供学生课后练习,并且每个练习和作业都有答案可供参考。因此,本网络课程的建设开发对于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补充。

  截止到2012年12月,本课程建设已完成6个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并且对前期已上传的课件、大纲、教学日历等基础性资料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整合,完成了《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网络开发。

  在授课过程中,已经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课程平台,现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并且熟练地使用该网络平台来完成各种课程资源的查询与下载、bsport体育实现网上教学视频的自学、网上自测、实现网上完成作业等环节。

  另外,该网络课程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督促和强制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练习和预习。每位学生在登陆网络平台的时候必须使用自己的学号,这样就保证了作弊行为,保证了作业一定是每位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不会像纸质作业那样存在普遍抄袭行为,或者是像电子作业那样存在一个班只有几个人做的几个版本,其余同学只是来复制拷贝的现象。

  因此该网络课程的建设不仅对实际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督促作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1]董惠良.对开放式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学模式的研究[J].上海教育,2010(5).

  1.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是一个哲学命题,答案常常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一项符合现代生产要求的具体工作任务,结果常常是标准化的,也就是“惟一”的。但事实上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做其过程是不同的,即所谓“殊途同归”。其中差异就是作为生命本体的个性差异,而教育的真谛是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历程丰富的“工作过程”相对于单一的“工作结果”而言,能够提供符合个体生命发展特征所需的养料。因此,经历多年的探索,世界职业教育的目光终于琐定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

  2.工作过程性知识。OECD(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定义的四类知识: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其中前两者(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知识、显性(explicit)知识;know-how(知道怎么做、怎样做更好的知识)、know-who(知道谁能做、以及知道问谁或在哪里能获取帮助的知识)是一种在工作过程中与个体活动经验、活动步骤相关并伴随工作进程不断展开的过程性知识与技巧,是一种动态知识、默会(tacit)知识或隐性(implicit)知识。

  3.程序性过程与非程序性过程。工作过程可分为程序性过程与非程序性过程。程序性过程是可重复、可验证的过程。可重复、可验证由“制度、规则和标准”来保证;制度、规则、标准是显性的。此类过程执行者不能修改。因此团队成员只须在“互相帮助”下协作,工作结果惟一。非程序性过程是难以重复的,过程进行时所反映出来的知识是隐性的或称为默会的。非程序性过程由于制度、规则、标准都不够清楚,也难以完整表述,因此极需团队成员协同(未定方向时需要讨论、辩论、甚至争论,有了方向后需要互相默契配合),结果不惟一。

  可见,程序性过程对应着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显性、可重复、可量化、可不失真传播等静态特性,使其便于携带、便于搬迁,适应大规模发展教育的需要,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学习领域应当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非程序性过程产生的非程序性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构建的个性化知识,具有隐性、经验性、难以传播等特点,成就了个体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现代企业格外重视自身工作过程中隐性知识的培育,强调团队建设、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经验分享。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职业人,必须重视非程序性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宗旨。

  4.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技术。职业技术教育不等于职业技术本身,更不等于职业技术成果推广。职业技术教育有很多与职业技术本身间接有关而与教育规律直接有关的东西需要研究。即职业技术教育需要着重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本身的教育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工学结合”,“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做”一体,“课程评价多样化”,注重培养“关键能力”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就是实实在在的职业教育技术。

  (1)此纲目建议包括三个子纲,即课程核心术语含义界定;课程理念;课程性质与序位。

  ①课程核心术语含义界定。对课程名称中使用的核心术语必须具体描述其含义,列出对应的英文单词,避免汉语词汇实涵数义的现象。解释要与课程设计理念相吻合,规范与特色兼顾。如“技术”的涵义,可以表示技术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有时,人们非常广义地使用技术这个词,表示的是包括产品、知识、人员、组织、规章制度和社会结构在内的整个系统。”“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力、营销和维修。”从英文角度表述“技术”也有多种,如:Craft、skill、Technique、Technology、high Technology等都是关于技术在不同对象、不同应用场合的诠释。可见,基于不同的“技术”概念,就会有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也会对所研究的对象带来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又如“基础”,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的基础等等。

  ②课程理念:课程模式蕴含的教育思想在本课程中的具体表述,叙述要清晰,体现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兼顾与融合的思想。

  ③课程性质与序位:必须避免学科知识体系下的课程定性(如专业基础课等);在工作过程导向模式课程中则应该按照工作逻辑组织知识与技能,并按照工作体系进行序位。如职业技术中级、高级等级序位,或属于同一等级中的哪一个职业岗位群体类别,以及本课程与其他关联课程的排序。

  ②课程学习目标:应根据课程性质与序位确定课程学习指标集及相应的行为动词,尽量准确地描述学习者在素养、行为、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最低目标。描述要明确、具体,如用“能够做…”,不宜用“具备…能力”。强调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过程性学习品质的成长。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是在具体课程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构建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路径,取决于课程模式基本思想。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则按照工作逻辑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安排。

  ①在内容安排上应以典型的完整工作过程中逻辑节点为主线,即使有必要用较多篇幅介绍陈述性知识,也应特别注意这些知识为工作过程展开的服务性。

  ②课程内容的的安排要关注心智技能的养成,体现过程性路径设计,在基本展示陈述性知识――“是何、为何”的基础上,强化过程性知识――“由何、如何”的设计,尽可能达到知识的迁移目标――学会“若何”即“if ……then……”。

  课程内容是基于课程设计思路指导下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设计、组织并序化的。对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课程内容,涉及到课程相关工作任务或项目、案例的选择,并将其从工作领域向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转换,这个过程需要对工作任务内容的有机组织、设计并序化。

  ①注意课程学习目标的的合理分段实现:设计成“分阶段、分层次”的执行目标;一般的学习目标直接转化成执行目标;

  ②应根据执行目标和所分配的课时,选择相适应的典型任务(群)工作过程,分解工作任务的基本单元组织成课程内容,按照工作体系逻辑序化课程内容;

  ③工作任务的真实性与典型性,对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来说都很重要,但是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毕竟不是同一个参考系,各自有遵循的规律,在真实工作体系中被称为是典型的工作任务也许很难转化到学习领域中来,有的即使成功转化也不一定能成为典型的教学项目,这是目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较难突破的“瓶颈”。事实上不必刻意追求原始工作任务的真实性,但一定要能够适宜教学设计并加工成具备职场典型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比工作任务本身更值得关注,这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核心思想。

  ④按照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组织学习内容时,注意“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关注沿途的‘风景’”――关联性内容的安排,以形成“有主线的超链接”项目链,便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养成。

  ①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课程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分动作技能、心智技能)、态度等多维度构建,每一维度对应多个层次(至少分低、中、高三个层次)。如对于动作技能的要求:模仿级(低),要求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独立操作时有重大失误不能自纠;独立操作级(中),独立完成操作,独立操作过程中虽有失误但能自纠,规避异常,能觉察新旧技能之间的联系;熟能生巧级(高),动作连贯、规范,操作娴熟,正常排异,革新流程。

  ②评价实施方法建议:1)建立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同行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2)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关注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考察;3)着重过程记录考核,关注学生的成长记录,经过训练的进步程度,任务完成反思效果;4)使用行为动词进行评价,如使用:形成、养成、确立、树立、增强、提升、保持等进行学习过程评价。

  包括主要教学方法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检查、考核方式与方法建议(根据课程性质结合上述评价建议确定课程的考核方式)。

  在遵循上述六条准则的基础上,首先形成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课程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写作的总体思路和风格也应不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内容的编写原则是:按照工作逻辑组织内容并序化,突出过程性知识和社会性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

  (1)建议包含,即教材与教参清单,课程教案与课时教案,课程相关各类资源库。

  (2)关注点提示。课程学习过程是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最重要的途径,个体与学习团队学习过程资料汇编,课程执行过程中诞生的典型案例(包括过程与结果均优秀、过程合理结果不理想但原因分析可靠、过程不合理导致结果不理想的个案),教学后记等,都是课程资源的“活水”。

  教育部教高#2003#1号文《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帷幕。这6年多来,高校共评审出2200余门精品课程,其中高职精品课程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更是占到当年的三分之一[1]。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为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育创新,2001年教育部教高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并明确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当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水平。课程作为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建设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而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向更高的目标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课程建设水平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2]。

  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也成为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环节和实施载体。因此,没有精品课程建设,就无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高专院校中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本行业或专业内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双师型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加大从行业企业引进外聘教师力度,确保课程建设队伍中行业能手、能工巧匠占一定比例,打造能够真正开展精品课程教学的一流的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能够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正确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培养本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恰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与企业行业零距离就业。

  根据课程特点,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践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创造条件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将优秀的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放,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部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鼓励各个学校、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建设符合教学需要的特色教材。

  各高职院应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从校情出发,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对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学生成绩考核机制,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师资教学队伍建设起来了,课程负责人出名了,业务多了,应酬也多了,但真正用在一线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了。这样就出现了精品课程建成了,教学任务由他人承担,教学质量却原地不前,学生素质和能力没有提高甚至下降等问题。

  大多数课程存在单纯进行课程建设、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等问题,方便评估专家的界面多,未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少。

  已经建设的精品课程大多只能是校内网或者教育网访问,有时由于版权或者出于保密等问题,很多精品课程不提供共享,利用率偏低。资源完善、自成体系的较少,链接的常见资源较多,原创性资源少,建成后网络共享性受限,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的共享。

  经费不足是常见问题之一。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梯队(含精品课程教师)所付出的劳动应该有劳动价值性的奖励。各学校有必要制定与建设进程协调的阶段评价、管理、监督及其与经费划拨兑现联系的具体管理措施和工作计划,并且严格执行,确保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很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仅仅把精品课程资料放在网络上,把专家要检查、要看的指标文件放在网站醒目的位置,或者是网上资料都是PPT,缺乏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操作界面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进行高职课程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建设好精品课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破除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思路和教学体系,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科研与教学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合理分配,做到理论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要与学生就业相挂钩,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在数量、质量上,保证实践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关键技能。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和企业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宏伟工程,必须有各种保障制度为之服务,促使其走上正轨。集中精力搞突击、应付评审及检查的方法不可行。

  高校要制定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选、评、建标准和管理办法,从校、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和精品教师培育着手,强化课程建设教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在时间上、精力上、物质上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他们的工作,确保课程建设的日益完善。对于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仍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现代化。这不仅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而且是这个时代教学对象的要求。新世纪的学生是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新新人类,很反感“填鸭式”常规教学方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些新的教学设备,如PPT、Flas等,还要应用Dreamwave等更加形象化、视觉化效果更强的网页开发工具;教师应当学会应用网络编程结合流媒体技术展现教学内容,逐步实现电子教案,运用网络资源教学,为学生掌握现代学习方法、加强自学能力训练、利用电子教材延伸阅读提供方便。

  精品课程建设关键是特色。公认的精品课程和名师在教学上都有自身的独到之处,特色鲜明,不可能按一个标准形成统一的评优模式。因此,在课程建设和评审时,除了对优秀教师在德才素质和“精品”基本共性方面的条件外,还要特别重视发现和鼓励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职人才的特色教学,并为这些特色创新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条件。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括诸多方面,如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建设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关守宁.优化课程建设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吉林教育,2008(28):23.

  [3]郝桂荣,高东明.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41-44.

  [4]詹希美,何蔼,吴忠道.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39-41.

  2011年10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1]。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设的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对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的解读,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之于课程建设有了清晰的认识:

  (1)校企合作突出。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中,二级指标建设方式中,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开发、使用、推广课程;二级指标教学队伍中,要求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并承担一定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2)强调创新。在建设目标设定、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教学与评价方法设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方面强调要有所创新。在课程拓展资源方面,要求原创性资源比较高。(3)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应以工学结合为手段,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团队教师应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主持(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4)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反映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5)课程拓展资源要有一定的社会覆盖面。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1)课程开发不深入,不充实,不善于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案例的丰富性还不够,横向资源学习欠缺。(2)课程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密,实践教学得不到有效落实。教学中难以100%还原实际工作情境。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显得分量不足,学生在校外实训中主要是观摩,也难以直接参与进去。(3)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调,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讲解、提供项目、学生画图、批改作业,形式也很单一。项目资源的采集,学生难以参与进去,主要还是教师提供。(4)课程的考核方法比较单一,重形式、轻技能,缺乏实质,和“设计员”职业资格考试能够吻合,但就课程目标来说还是有些脱节。

  (1)教学理念要先进。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文件中,体现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受益非线,同时也应该与兄弟院校多交流探讨学习,要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开发课程。(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资源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应该有条理、完整、丰富,同时也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到位: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联合企业,引入企业先进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资源,教学过程引入现场标准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2)引入公司全套、完整的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开发,完善工程案例的任务书、投标书、虚拟演示动画、方案图、施工图、施工过程照片或视频、竣工实景照片等,作为学生研究学习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3)引入互联网上的设计项目源,作为学生的课堂或者课外有兴趣自己参与的项目制作。(4)有效运作课程论坛,以及通过qq群,加强师生互动。论坛设置有作业区、共享区、精彩转贴、交流区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针对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高技能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精心筛选,突出“理论必需、够用即可,强化实践应用和操作熟练”的教学思想,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够用为度。根据内容选择要做到基础性、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为一体。课程结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打破传统课程的知识结构,尝试将原有课程内容整合为建筑装饰设计入门、家居空间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外设计、餐饮空间室内外设计、商业空间室内外设计等内容,这样以典型空间为载体的整合,使得学生对知识更易于把握和接受。

  (1)将现有的工作室充分发挥出其特有实际性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结合课程辅助开展项目教学,另一方面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融课程、工作室、生产实践为一体,实行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2)课程内容职业化。以职业岗位职业需求为依据,进行课程建设。职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课程就教授什么。(3)课程实施项目化。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来源要鲜活,以威客等网上的项目源,或身边就近的项目源为训练内容,课程围绕项目进行。(4)课程建设开放化。让市场的手伸进校园,审定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技能训练大纲,审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标准及方法,有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专业管理委员会形成“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

  在一个人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绝大多数公司招聘人才时更看重专业以外的职业素质。除了人文素质、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外,在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中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要能承受在成为真正设计师之前的磨砺或在其他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解决,更好地适应行业环境。

  课程建设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及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要求为前提,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同时兼顾学校自身功能、定位以及师资、实验等教学条件。课程的具体设计要在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素质基础和实践基础制定不同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性和行业性都很强,企图采用一种大一统的课程模式是不现实的。

  课程建设要把某一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教材,获取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以及测试评价纳入一个系统,统一确定课程内容的排列组合序列,而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或只重视某一个环节。课程模块的设计应特别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链接,避免脱节和重复。在构建各种高职课程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产生学习内容的重复或缺损,注意与原有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相衔接,提高教学效益和效率。

  今天,技术的更新往往意味着进入全新的技术领域,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改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课程的专业范围要放宽,重视多技术领域的交叉渗透与复合。高职教育课程必须注意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其学会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高职教育课程以就业于某类职业岗位为目标,主要用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其课程内容结构以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为主导,择取必需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看重理论的应用,而不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同时也不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传授,以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要创建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让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一定的学习规程,结合自身发展取向,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享有充分的自。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接受和储存,不能只要求学习者原原本本地复制教师传授的知识,而要求他们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独立地思考和理解,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和重构。

  课程开发要从社会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分析人手,对劳动力市场职业特征和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进行分析,以确定总体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

  教学分析设计工作就是把已具体化的社会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列出相应的教学模块,划分课程及实践环节,确定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方式、方法,选编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准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并确定总体教学目标、考核测试标准和方法,同时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在设计中,要打破原有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要求来设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遵照教育规律和知识的相关性、独立性设计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课程组合模块,再将若干个模块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的目标必须符合专业目标,或者就专业总目标分解成若干课程模块目标,每个课程模块目标又分解为若干个课程目标,形成一个适应社会某一类职业岗位群的总体目标体系。其中还应提出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基础(预备)知识与必需的技术、技能及其发展趋势。

  可选择应用性、技术性强或新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课程,也可选择专业教学计划中针对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组合一组模块式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以满足社会上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的需求。

  课程大纲由产业界(或企业)和学校相应专业的专家、教授及教育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实施教学。实施前,应制定一套保证教学实施的教学管理制度,控制教学过程的质量。

  制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案,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生、教师及用人部门的评价等多种渠道,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育技术、师资结构和水平及教学效果等。评价方法可采取以建立各类指标体系为主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范围、深度及体系结构,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一般进度,课时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及主要参考书。在制定和修订教学大纲时,应注意根据该课程学科或职业技能、技术的发展情况,对该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和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要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充分运用案例、讨论、观摩、模拟、实际操作等教学形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要加强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尤其是兼职教师、讲授与本专业跨度较大课程的教师以及新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并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信息。

  无论是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还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离不开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一方面应培养一批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致力于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制定相关政策,使他们不仅善于进行课程建设,而且乐于进行课程建设。

  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岗位需求、学生学习特点等编写高职教材,有别于以学科体系和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材模式,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材模式。各校要将教材建设作为教学基础工作抓紧抓实,努力探索教材编写新途径,成熟一门,编写一门。同时,提倡在较成熟的课程中开发多媒体教材,优化教育资源,方便学生自学。

  要改变现代化教学手段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的教学观念,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比例,充分运用多媒体、远距离通讯等现代技术,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与不足。要加强实验室、模拟实训室的建设,发挥它们在课程教学中认识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加大课程软件开发工作,使其成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

  Linux作为一款开源操作系统已经成为IT界的主要平台之一。为了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2005年开始,我国高校逐步开设了Linux类课程[1-3]。在课程开设之初,以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为主,如Linux操作命令、Linux用户管理、Linux网络管理等。随着课程建设的发展,一部分高校开始开设以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的编程课程,如Linux的C语言程序设计、Linux网络编程等。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于Linux课程的建设并不均衡,一部分高校已经走到了课程建设的前列。如北京大学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不仅开设了Linux编程类的课程,还开设了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等与Linux操作系统相关的课程。但在大部分普通高校中,Linux类课程还是作为选修课程供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如笔者所在的高校,从2009年开始才设置一门“Linux程序设计”课程。

  基于Linux的快速发展,Linux操作系统、基于Linux平台的软件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应用。能否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以及在Linux操作系统平台下进行软件的设计和编程,已经成为了不少企业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这也对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适应企业需要。普通高校的Linux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形势,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在Linux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结合本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Linux课程群”建设思路,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在欧美国家,由于Linux已经成为一门最普遍的教学平台和工具。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中,一流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Linux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设置只是在操作系统类的课程中讲授Linux原理,如虚拟内存管理、IA32体系结构、虚拟文件系统等。

  我国不同高校在Linux课程群的设置各不相同。如清华大学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没有设置专门的Linux课程,而在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了Linux课程,如图1所示。

  “1-3-3 操作系统”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和驱动程序;“1-3-4 操作系统实习”主要包括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进行模块编程、Shell编程及存储系统编程等;“1-5-10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讲授-CLinux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1-6-5 Linux程序设计”作为一门选修课主要讲授了Linux平台下的文件编程和网络编程等。

  可见在这类课程中,国内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完全不同。国外由于Linux已经十分普及,并不需要开设专门的Linux课程,只需要在操作系统课程中讲授Linux的原理。而在我国,由于Linux普及程度不高,各层次高校都比较注重Linux课程的教学。但是各个学校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Linux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而言,普通高校学生很难适应国内著名高校的Linux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亟待建立普通高校Linux课程群[4-5]。

  随着操作系统的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提高,原有的操作系统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要。仅开设一门“操作系统原理”只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因为课时的限制,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也无法过多的对一款实际的操作系统进行介绍和分析。在与本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不能与时俱进,也没有与Windows、Linux操作系统相关联;而且学生普遍对Linux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我们有必要在“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基础上,增开Linux类课程,而且有必要将Linux有关课程建设成课程群,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因此,从2009年开始,我们提出了“Linux课程群”的建设方案,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施。

  由于“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专业核心的课程之一,作为其后续课程的Linux课程群必须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开设。结合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Linux课程群的建设目标是:在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于具体操作系统――Linux的认知水平和软件设计能力,建立整套Linux操作系统概念,使其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Linux操作系统原理,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

  4) 能够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进行Shell、模块、C和网络编程,提高学生基于Linux的编程能力;

  在普通高校开设Linux类课程,不仅要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还要考虑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生源。虽然Linux作为一门工具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但我们对于国外大学的Linux和操作系统类课程不能生搬硬套;由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学生生源好于普通高校,其Linux课程设置偏重于Linux原理和Linux内核分析,这对于普通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操作系统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已经开设多年,但是其后续课程的开设却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基于Windows编程或基于Linux编程的课程。我们提出的Linux课程群是“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后续课程群,是对该课程的扩充和深入。在Linux课程群中包含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完整的Linux课程群体系。

  在Linux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学生素质为基础,开设合适的Linux类课程。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Linux课程群的学习,掌握基本的Linux管理、开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