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入口:课程建设建议范例6篇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2-04 18:57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速,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本着“开放和共享”的精神,旨在建设一批集合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精品课程的特点是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示范性,其中示范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精品课程分为部级精品课程,省、市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这无疑会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支持服务规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

  2003年以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建设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已经颇具规模,在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精品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设施,它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更不是短、平、快的一次性工程,因此为保证我国精品课程稳步发展,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认真研究课程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考虑课程体系的衔接,实现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科学性,很好地处理经典与现代、新与旧的关系;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践动态,更新并充实应用案例的内容;注重将科研引进课程建设,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开发和组织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完整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尽可能考虑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

  要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以体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确定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各精品课程负责人要带领自己的教学团队认真学习、调研,根据课程性质精心设计、完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环节,以满足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

  二、建设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团队,打造学习型、创新型课程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课程主要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应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并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同时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教学队伍中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并具备一定比例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

  要强化教师“双师型”内涵建设。一方面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服务或到企业脱产实习,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培训获取相应的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bsport体育入口:课程建设建议范例6篇

  通过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要重视师资培养力度,让一线教师和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管理人员更多地参加各种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训,加大经费投入,出台各种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建设精品课程的积极性。 转贴于

  教学方法上,要处理好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要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注重“双语教学”的应用;同时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四、教学条件上,应重点考察实训大纲、教材、学生指导书等教学辅助材料建设及实训硬件设施条件、实训项目开设等内容,除在数量上要符合实践教学要求,还要在质量上反映出高要求。学校应充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专业群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实践教学条件能满足教学需要。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要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设计和不断更新教学实训项目,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营造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各高等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各高等学校对国家精品课程参与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高等学校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目前许多学校都制定了诸如经费配套补贴、教师业绩评定依据、教学改革立项支持、评优评奖优先考虑等激励措施。其中大部分措施尚停留在激励精品课程申报层面,而对保证精品课程持续发展、提高课程可用性和有用性层面的激励不足。可采取如下措施:1、专门设立精品课程运行基金,保证精品课程持续稳定运行;2、适当发放工作量补贴,鼓励教师开展课程网站推广、网上答疑反馈等工作。

  考核方法指标,国家精品课程应在考核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考核方式、方法应科学、适用、灵活、多样;考核的重点,除了“三基”内容外要着重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真实反映高职高专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水平。

  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以实践所取得的理论来推动其前进。总之,我们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依托,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老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步伐,争取有更多的优质课程加入精品课程的行列,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建设对提高本科整体教学水平的促进和辐射作用。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

  [2]施晓秋 薛伟 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时至今日,关注通识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各高校的通识教育实施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水平还不高,这与各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是直接相关的,本文拟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作些探讨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

  在现今的大学教育实践中,对大学通识课程的理解至少有三种观点:一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又是指人文社科类课程,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二是指可以任学生自由选修的“公选课”,如“两课”就不属于通识课程,因为它是必修课。三是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并且将之分为正式通识课程与非正式通识课程。正式通识课程是指以学科或教材形式出现的,通过文本课程以及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是指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研究校园环境、社区环境、校园景观,学习校园文化、学校传统、校风校训等内容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的概念不清,直接导致了通识课程实践的混乱和低效。在上述三种观点中,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并且认为应将正式通识课程进一步区分为基础技能类通识课程与核心通识课程。基础技能类通识课程是指语言、写作、计算机运用以及体育与保健等课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修习且要达到相应要求的课程。核心通识课程就是基础技能类通识课程以外的那些通识课程,它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平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是高校通识课程建设的重点与核心。

  正确把握科学理论是我国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走向成功的首要条件。目前,通识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有三种理论。[1](131-142)一是精义论,主张以经典著作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认为人类的文明虽然与时俱进,但在变迁中有其永恒不变的价值存在,这种核心价值尤其保存在经典文献之中。通识课程要体现人类的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因而经典著作便自然成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二是均衡论,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各种知识都统筹兼顾,均衡发展,才能避免20世纪以来学术过于分化所导致的视野狭窄,心灵缺陷,因此,必须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均衡的视野、平衡的心智。三是进步论,强育必须为学生解决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

  目前,我国通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这三种理论的影响,在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地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但三种理论各有其缺陷与不足。而我们在设计通识课程时,没有很好地进行消化与吸收,说不上有什么理论依据,还未找到通识课程建设的成熟理论,所以,目前通识课程设置和开发,基本上处于比较自由随意和散乱拼凑的状态。

  关于政策与制度的重要性,我国台湾的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笔者认为,影响台湾通识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有三个。[1](77-79)一是1987年7月,台湾当局解除“令”,教授治校以及政治松绑带来新的学术发展,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二是1995年台湾“司法院”官正式宣布“部定共同必修科目”不合法,由此促使台湾通识教育转向校本化,各校开始着手制定校本课程体系,使台湾通识课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局面。三是从1999年开始的对大学院校进行的通识教育评估活动,大规模全方位的通识教育评估促进了台湾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内地的通识教育发展也是开始于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对我国内地通识教育的发展与通识课程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但总体而言,我国内地通识课程的既定规定太多,国家课程的分量太大,通识课程建设的可回旋余地实在太小。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和“全人”;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情趣和完善的人格结构,使其具有完美的人性。那么,我们的通识课程目标就应该围绕通识教育的目标而展开,但从实际情况看,现有的目标较多地强调以政治素质为首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从提高工作适应性的角度来拓宽专业面,忽视了对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考虑不多,对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的培养考虑不多,可以说大多数高校都缺乏明确而完整的通识课程目标。没有完整而全面的通识课程目标,又怎能开发和设计出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呢?

  笔者认为,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说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换言之,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首先必须关注的是“人”,然后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基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处理好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优化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改进并提高“两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要加强普遍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三是要加强情意领域的个性教育,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性。

  通识教育课程领域的划分对于保证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有重要意义。从实际情况看,各大学对通识课程的划分方法不同,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这样,同一种课程在不同大学可能分在不同的类中,不同大学的同一类课程包括的内容也可能不一样。例如,外语课在一些大学属于人文类,在一些大学则属于方法与技术类,也有把外语单独作为一类;一些大学的社会类课程包括经济、管理、法律、心理等,将美学放在人文类,而一些大学的哲学与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将经济、管理学归为财经与政治类。从发展和规范的角度来看,各校应当依据通识教育的目标科学地划分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域。

  我国内地现阶段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是,公共选修课少,公共必修课多,而在公共必修课中,政治类课程的分量又特别大。如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学分为15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平均约为56学分,占总学分的36%。而在通识课程中,共同必修课程平均为46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8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10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18%。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4.6∶1,个别学院(如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药学院等)的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甚至达到了6.1∶1、8.1∶1。而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我国台湾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5∶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28∶1。这说明我们的通识教育限定必修课程比例偏大。在限定的共同必修课程中,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一些课程。一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法律修养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概论、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共13—16个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23%。二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加体制的课程,如体育、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共5个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9%。三是语言工具性课程,如外语,16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29%。除此之外,各学院还分别规定了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等课程,共12个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21%。[2]类似武汉大学的这种状况,在其他大学也普遍存在,可以说是我国内地大学通识课程的共同特点。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失衡的另一个表现是,一些高校的通识课程普遍存在过分偏重于某个别领域的现象。师资缺乏,学校因人设课可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此外,各大学条件不同,有的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开设的各类通识教育课程门类齐全,质量高,而有的院校,由于学科门类少,师资短缺,开出的人文、社会类等通识教育课课程质量差。要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课程有广阔的覆盖面,而且还要求各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呈现一定比例,否则,学生学到的仍然是零散、庞杂的知识。

  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当反映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目前高校的通识课程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有的学校基本上就是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拿来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这种课程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对于训练非本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有的通识课程中有较多的应用性课程。当然,教给学生一些应用性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但这种适应只是应时的、短期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是一种基础性的、普适性的课程内容,强调对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的知识越基础,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因此,不应把过多的应用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列入通识课程中。通识课程开设存在着“杂、散、乱”的倾向,削弱了通识课程的整体力量。

  高校课程建设,尤其是通识课程的建设,更需要体现学科的统一与结合。只有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民族性与国际性、基础性与实践性等进行完美的结合与统一,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可以说,基础性和综合性是通识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趋势。

  内地的一般院校均没有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的专门管理机构,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处在松散状态。学校应成立“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起草规划、协调联络、实际执行、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以及审议、推动、评价全校通识教育等事务,应制定通识课程的有关制度、规范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发展,并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

  许多学校重视正式通识课程的开发,对非正式通识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解尚停留在表面层次,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还比较单一。另外,从目前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看,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外在因素影响其效果。如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素质、学校或学院的要求和重视程度、学生的学习负担等因素,都较大地影响着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通识课程或多或少地存在上述问题,但笔者认为,影响我国高校通识课程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两个,一是成熟的理论指导,二是相应的政策与制度。至于其他方面的问题都是技术性问题,bsport体育登录只要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应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我国高校通识课程的现有水平还很低,从课程目标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等方面,都还亟需发展和完善。下面笔者将从理论建设、政策法规、技术操作三个层面切入,提出建议。

  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理论建设是完善通识课程的基础和前提。从世界范围看,我们所熟悉的四种通识课程类型,其背后皆有相应的教育哲学,从美国的高校课程改革来看,也是如此。每一次大的课程改革,皆有与其相对应的教育家与教育哲学。我国台湾与香港地区的一些通识教育做得比较成功的高校,均有其明确的教育宗旨和教育哲学,诸如台湾中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就是极好的例证。就内地的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建设来看,笔者认为,最为缺乏的是教育哲学的支持,没有完善的通识教育理论,没有通识教育学会,没有通识教育的专门刊物,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会有良好的通识教育实践与通识课程的建设呢?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明确的社会性、历史性与实践性。对于这样一个人类特有的,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仅靠人们的原发热情和良好动机是无法高质量地完成的。纵观国内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完善的教育法规,你就足可领会“法规”对规范与引导一个事物发展的重要性。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法规之上,政策法规建设是推进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改革的关键和保证。应该用立法的形式明确课程的决策权力以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就目前的通识课程发展而言,国家课程比重过大,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分量太小,校本课程的发展余地十分有限。

  理论建设与政策法规建设是重点,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更多的是枝节,没有“理论”与“政策法规”的支撑,技术操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于问题百出。笔者认为,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应着重处理好如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以“人”为本的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二是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三是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诸如教材建设、过程评价、修习方式、师生积极性调动等等内容均应归属这一体系。

  [1]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我国台湾通识教育学会,2002.

  随着高考扩招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已呈现出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看不尽新学校鳞次栉比建立的热闹场景,另一方面是老学校争先恐后培育各种新专业的忙碌身影。新学校新学科的建立或许显示了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种积极状态,但是从学校健康发展方面考虑,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我们是不是应该审视这走过的路呢?静心思考,那羁绊着我们行进的乱石是什么呢?经过对来时之路的认真审视,相信未来的路会更平坦,高等职业院校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具备一种人尽其能的使命感。对高职院校中音乐类课程的设置,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素质教育是我国近年来一直提倡的,教育部就要求普通高校应开设音乐课程,这直接加强了各高校对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视[1]。那么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师就应承担起优化艺术类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把音乐方面的知识看成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使学生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我结合一年多的教学体会,提出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现行状态的一些看法,期望从中筛选出一些优化艺术类课程的建议,与大家共议。

  由以上教育部的要求,bsport体育登录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是有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心的,在此氛围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也已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高,从师资状况、教材设置到教育质量、教研成果,再到艺术实践等各方面都有了卓越的表现。比如各高校研究生队伍的扩大给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大量优秀教师力量的储备,使教师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使得教研成果层出,教学硕果累结。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课程设置方面显得有些单一化。

  首先,片面追求音乐教育技能化。也可以理解为音乐素质教育有向音乐技术教育方向发展的趋势。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据我了解,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设置了音乐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都是以培养音乐技能为目的的。比如某高等职业学校音乐系总共开设八门课程,其中声乐、钢琴、舞蹈、合唱指挥就占了一半的上课时间,其他的多为技能课服务的声乐作品鉴赏课等,而基本的音乐理论学科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比如中、西音乐史中、西音乐欣赏是合成一门课上的,基本乐理和试唱甚至是作为声乐或钢琴的附加课(在一节课快上完时)而进行的。

  其次,音乐类课程覆盖面的局限化。许多学校实行了学年制和学分制结合的教学制度,但很多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制定公共艺术类选修课供各个院系的学生们自由选读的制度。这可谓是职业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做得很失败的一点。通过公共选修课,一方面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习经历,全面提高整体素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特别是音乐类课程,既容易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课程,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什么一个可以得到双赢的计划却没有充分地实施呢?恐怕与音乐类课程的不够多样、不够全面有关,深层次的原因本文不再赘述[2]。

  再次,音乐类课堂内容的“老龄化”。讲课形式长时间不进行改进,技巧课为一对一的授课方式,理论课为集体听讲的大课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技巧课比如声乐课,从老师的知识层面上讲,熟悉的专业歌曲比较具体,从而讲授艺术类歌曲更新缓慢。理论课比如中西音乐欣赏,教材比较固定,重点内容一向有所规定,如果没有勇于创新的信念,那么学生欣赏到的音乐只会是传统经典的中西名曲,能接触到新的音乐元素的机会将非常少。课堂上如果不能满足青年学生对新鲜音乐形式的好奇心,那么,在没有正常课堂健康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欣赏趣味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于以上体会,我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对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优化将会大有裨益。一是在音乐系内部多开设与音乐技能有关的理论基础课,比如作曲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分析和配器,比如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等,让学生对中西方音乐的大致状况都有一定的理解。这些应是音乐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对音乐的这些类似的课程及内容不了解,音乐生的知识结构就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对于艺术系内部的大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学习也是有必要的[3],这是提高艺术生的听课效率、记忆效率,能够充分利用学校优秀的图书资源等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二是广开音乐类的公共艺术选修课,充分利用好新一批高素质教师的资源优势,在整个学校形成积极选修音乐系课程的良好氛围,这样发展下去,相信在课堂上老师的良好引导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素养将会得到大大提高。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大力提倡多元文化的学习,广开这些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可以是偏向专业一些的中西音乐史、作曲法方面的课程,也可以是大众化的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世界音乐赏析和流行音乐欣赏等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多种音乐元素,为将来的运用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广泛搜集老师对教学过程的一些认识及意见,由学校组织,可以对老师进行一定的教学新内容、新方法的培训,鼓励教师多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创新,比如可以开设“文学和音乐,我们一起欣赏”、“动画电影和音乐,我么一起欣赏”这样的新课题,进行学期内的教学实验,相信在培养学生音乐及其他相近学科素质方面,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面对如此竞争激励的社会,除教给学生一些本领域内基本的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怎样的价值观,让他们从容面对以后的生活呢?这是一个重要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就音乐领域而言,因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或许能够培养出天才式的专业演员,更重要的应该是能够为祖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贡献出力量的完整的人。但是老师和学生依然按部就班地走着固有的老路,在音乐学科内,为了使他们能学会唱歌的发声方法,了解演唱时的基本状态;认识乐谱,弹几首钢琴曲,我们整日在琴房里训练着,但是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必须使音乐类课程丰富多样化,使音乐类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覆盖面扩大化,使讲课的内容创新化,让老师和学生能够漫步于音乐世界的同时,又能够良好地融入到社会建设的大潮中,这才是高等职业院校音乐类教育课程所应该达到的目标。

  [1]冯晓莉.高校公共艺术课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弘扬“母语”文化的意义.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6).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03年4月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的示范性课程”[1]。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是学时比例最多、覆盖面最广、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因此,应大力加强体育课程的建设,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体育精品课程,发挥体育教育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课程是面向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学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环节之一。在高等职业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比例最多,覆盖面最广的课程。高职院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目的是要重审高职体育的培养目标,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终生锻炼习惯。

  高职院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管理机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

  体育教师是体育精品课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精品课程首先要有一批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成果显著的主讲教师。“5结合”:即校内外相结合、不同学科相结合、不同专项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体育学科队伍的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科研意识。建设一支优秀团队,需要一个好的带头人、一批能干的骨干成员。

  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核心是教学内容的建设。要求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教学内容既要符合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又要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完成《纲要》的共性目标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材建设。必须做到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相呼应。坚持选用优秀教材,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教材,“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教材和部级、省级规划教材,鼓励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主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编著有特色高水平、体现教学改革经验、新成果的教材。

  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要依托于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网络,建设丰富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库。在体育术科的教学中,视频教学资源尤为重要,运动技能的展示最好的形式就是视频呈现,通过视频技术可以将复杂的运动技术清楚地、多角度地呈现给学习者,并可以反复地、有重点地展示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能够很好地替代教师完成运动技能的演示。

  2003年――2007年部级体育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从教育部启动这次精品课程后,对于精品课程是倡导立体化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网络成为课堂教学的第二课堂。因此,在实践中体育教学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的有效辅助,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授教学内容,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采取多媒体高科技的直观教学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课程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鼓励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网上开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视频材料和课件进行在线学习,接受教师的在线指导。搭建以BBS和课程满意度信息收集的教学互动平台,为教师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和在线答疑解惑提供了交流的渠道。

  精品课程教学管理实质上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先进性的客观反映。教学管理包括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主选课、教师教学风格多样性、教学形式多样性、教学监控管理系统、学生指纹考勤系统、教师教学、科研、群体、训练考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3] 在教学管理上首先要突出现代化管理技术,依托精品体育课程教学网站,向学生提供直接网上选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增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其次,在教学环节方面,要规范教学体系。应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完备的授课教案、编制各章各节的自测题、建立全面的题库、制作丰富而形象的电子课件、录制现场教学录像等。其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即完善教研制度、听课制度、学生座谈和评教制度、年度考核制度等。最后是强化科研考核,高质量的教学必须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依托。我们应该以强化科研来促进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学校的体育教育质量,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推动学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的创新。以上就如何进行体育课程的精品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利用网络解决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探讨建议。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逐步深化的长期过程,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于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出发点上,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EB](教高[2003]1号).

  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以高职人才培养特点为抓手,融入行业企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精品课程,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建设工学结合的《CAD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促进学科建设。

  精品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一定辐射推广作用的优秀课程。

  我们在《CAD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中,体现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在精品上下功夫,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核心。高职课程建设要满足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岗位能力为基础,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反映当前的岗位技术要求,力争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课程内容融入现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在学习完本课程时进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通过鉴定,并获得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现双证书教育。在《CAD技术与应用》课程中,我们将教学内容融入全国制图员取证标准, 使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时考取中、高级全国制图员资格证书。

  精品课程的标准之一是有高水平的、具有企业的一线生产岗位技能的主讲教师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即精品课程建设首先要求有—流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灵魂。只有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根据专业现状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有一个团结精干、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

  《CAD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不断适应高职发展规律的 “双师型”“创新型”师资队伍,构成一支师德崇高,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实践能力强、梯队合理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的来临,教师应在课程建设中将基本知识同社会发展技术融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感到教师的素质和组织教学的艺术是保证CAD 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教学方式上:CAD 教学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的教学,它的工程案例众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课程属于技能性培养的课程,教师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照本宣科,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建设时,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具体的工程图案例融入到教学中,突出实用性,即面向职业的使用需求。具体的做法即:将实际工程图分解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面向单个项目集成,把所涉及到的绘图的技巧和操作步骤要求按项目图例方式讲解,一揽子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即学即用,即查即用”;“照猫画猫”方法,将易、小、局部的项目绘制;全程指导方法,在短课时内,要把软件的所有内容一一讲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任何时候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在线帮助,让学生在绘制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绘图的技巧和方法,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另外,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尽量采用多媒体和电脑形象化教学,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目的性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CAD实际操作能力。所谓目的性教学,是指注重操作命令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内涵指的是从原理角度去解释命令实现方法,在解释过程中注意“深入浅出”。外延指的是该命令的应用背景,即回答“有何用处?”“在何场合时会用到?”等问题。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组织具体而实用的案例,以案例为主线,将按例贯穿与整个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从而使学生在掌握CAD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学习CAD的方法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和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上机实践是学生CAD 技能的重要环节。CAD 教学如果让学生只学不练,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CAD 课程的课时安排中,应充分考虑全部在机房上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内容,使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得以充分地吸收,从而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精品课程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与课程中,在具体的《CAD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力求使多数学生通过中、高级职业鉴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除了大力改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融证书的大纲内容于教学中,还开放专用网络机房,使学生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指导教师在临考前定时辅导。该门课程的成绩与证书挂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考核鉴定,并获得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现双证书教育。近几年,我院智建、机电专业的学生通过中、高级全国制图员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均高达90%以上。在就业面试时能做到“上手快、有后劲、多证书”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形象地体现了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特征。“上手快”体现在学生就业时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接轨。“有后劲”不仅体现在更新知识、技能即继续学习的基础方面,更体现于学生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多证书”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标志,也是毕业生能在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中竞争上岗的实力表现。

  “双证书教育”使得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目的性更强,学生们从“入学”即为预就业。学院应加强学历教学与职业标准的衔接。通过实施产学结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达到培养高职人才的要求。

  教材是精品课程的基础,在教材的开发编写过程中,请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技术专家把关,保证教材内容新鲜、适用。应定期充实和改造教学内容,使精品教材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通过与企业人员探讨进行教材编写,不仅丰富了教师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授课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

  1、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双语教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能真正实现开放性办学的格局。强化英语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调整的重要内容(世界上大约70%左右的网络信息是用英语传播的),采用双语教学的学校越多,双语人才越多,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就越快。

  2、双语教学是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专业素质高,熟悉有关国际规则,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进行国际交往的复合型中高级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战略要点。

  3、双语教学是增强学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之一是通过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创造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使他们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加适应不同民族、国家要求的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有专业技能的双语人才或多语人才和有民族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1、双语师资紧缺问题。目前,师资是制约双语教学迅速发展和提高层次的“瓶颈”。双语教学的师资应该是既精通专业又擅长外语,但现实情况是两者同时具备的教师较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双语教学不是语言课,不能以降低学科的教育质量为代价换取孤立的双语教学。此外,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由于负担重、备课量大,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所以其积极性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2、学生外语水平问题。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应围绕学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比较差,以至于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看中文版内容。如果不顾学生的基本情况,纯粹是为了开设双语课程,或者是为了达到什么某个指标而进行双语教学,那就本末倒置了。

  3、双语教材问题。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信息量大,失真少,且内容较新,国内教材的重复编写和建设情况较为普遍,独立研编的教材少。当然,国外编写的原版教材的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应我国的教学实际。主要表现在: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取舍问题;英文原版教材的案例选取问题,我国本土化的案例更切合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文原版教材的售价过高,如经济学中N.Gregory Mankiw著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第四版)售价280元,显然这已远远超出了我国本科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因此,完全遵循“拿来主义”,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可能会导致双语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师普遍运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双语课堂还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多,教学效果难尽如人意。加上进度的要求,学生语言能力的阻碍,大班教学等,使得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长久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就更谈不上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5、双语教学课程体系问题。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随意性太强,缺乏整体性。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承前启后的关系,但许多高校只是在具备条件的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忽视了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及专业学习的连续性、渐进性。一些高校为了赶潮流或者达到某个指标,不顾课体系和教学计划的需要,谁有能力上双语课,就让谁上,哪门课程有教师,就哪门课,根本不考虑课程体系问题,使课程衔接相当松散,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重教轻学。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所以,必须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应该是以培养人才的能力为主线,采用“立体化”、“多元化”教材,进行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科研促进教学,课内加课外,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教学结构。

  (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出国学习深造能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各自的专业领域,而且要能够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采取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科技的前沿和最新成果、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养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还可以大力推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双语教学课程的模式归根结底是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情况来看,大家较为认可的双语教学模式有“浸入型双语教学”、“导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对照型双语教学”、“分层、分流型双语教学”六种。其中“浸入型双语教学”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模式,而“过渡型双语教学”是目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当然,在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视不同的情形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在实施双语教学时,要经过认真调查和论证,并根据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构建自己的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授课的老师除了不断加强自身双语教学的能力外,还应积极探索和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双语授课的效率。如互动教学,可以采取外文案例分析、外文原著的选读与讨论、师生之间角色互换等多种方法来加强教学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建设网站公布相应的教案、课件,以利于学生复习;同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出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外文资料和信息,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会;还应加强课外辅导,适当增开辅导课或集中答疑课,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国外原版教材语言纯正,体现了西方的逻辑、文化,尤其是其推理过程、思维方式的不同,能很直观地显现出来,并且往往体现了新的教学原则和教法。因此,教师在开课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内容既与本专业的整体教学计划相匹配,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又要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的教材。不过,从长远来看,要真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还是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同时又能加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我国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能力。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语水平、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选拔和培养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大力引进出国留学人员、博士等外语层次较高的学科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从学校选拔和培养一些有学科功底的优秀青年教师,扩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在职培训是加强双语师资比较经济的方式;出国培训是直接学习外国经验的有效方式;利用合作办学的有利条件,引进外方教师授课。如南阳理工学院就在合作办学协议中明确要求,每学期必须有合作方几名教师到中方授课多少学时。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双语教师进行观摩学习,相互交流、研讨,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改变传统的激励机制,从政策上和经费上给予支持,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制定出可行的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考核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努力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的校园氛围。

  [1]蔡薇,柳瑞清,刘政.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5).